丝状病毒相关论文
丝状病毒是一类具有极高多样性和普遍分布性的病毒类群,它们可以侵染几乎所有的细菌门类,甚至包括一些古菌.经过将近60年对以M13, ......
大多数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其糖蛋白水解后才能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糖蛋白的可切割性是病毒致病力的先决条件。这些病毒糖蛋白可被......
埃博拉病毒( Ebola Virus,EBOV)是丝状病毒科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形态呈丝状,共有5个型别,其中扎伊尔型致死率高,曾在非洲大陆引起多次暴......
丝状病毒(filoviruses)和尼帕病毒(Nipah Virus, NiV)均属于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高致病病毒。病毒感染人后会导致出血热和严......
丝状病毒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主要引起马尔堡出血热和埃博拉出血热,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此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
丝状病毒(包括马尔堡与埃波拉病毒)被发现已有40余年,对其自然流行病学尚不清楚。综述了该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丝状病毒出现的频率......
2004年10月,非洲安哥拉共和国北部威热省暴发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马尔堡出血热,截止2005年5月17日已报告337例,其中311例死亡,病死率高......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1976年首次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因其引起感染者全身出血症状,故......
<正>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VHF)是由不同类型病毒引起,以发热、出血、休克及高病死率为特征的一组自然疫源性疾病......
<正>纳米材料自组装在生物大分子上而成的有序纳/微结构体系有助于理解生物结构和过程,进而设计、创造具有新功能的非生物仿生体,......
埃博拉病等丝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有关丝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免疫应答、......
<正>1引言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均为人类感染的最致命病原体,可导致感染者急性起病并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目前,......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
<正>来自3世纪的教会记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场几乎使整个罗马帝国覆灭的瘟疫。"居普良瘟疫"得名于公元248年开始担任迦太基主教的......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家族,可引起人类恶性传染病。本文旨在建立可用于高通量筛选评价丝状病毒进入抑制剂的细胞水平重组病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