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说相关论文
肩周炎是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个体对相同的环境与致病因素的反应......
中医体质学倡导"治病求本,本于体质"思想。体质因素与个体的健康密切相关,改善体质成为中医防治疾病的新途径,故基于体质学说对......
中医将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流行病归属“疫病”范畴,是有强烈传染性和广泛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当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控......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中医体质与经络状态的关系,为中医外治法调节机体经络平衡、改善偏颇......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根据中医体质一级、二级防治指南,对部分偏颇体质的护士采取针......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人群该病的发病趋势,并为后续针对该病高发体质类型的......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研究浮针在中风后肩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肩痛180例患者......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
五形人思想源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书中对五形人的体质辨识及发病倾向给予了基本阐述,是《黄帝内经》中最为完整且重要的中医......
体质(constitution)一词来自构成、组成(constitute),它的原始定义是,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在中医学中也称之为“素体......
...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心、肝、脾、肾诸脏的盛衰关系最为密切.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肾的温煦滋养等生......
湿热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一种类型,这种体质的人在夏季是比较难受的。炎夏时节,“暑”、“湿”这两种常见的致病因素盛行,湿热......
在中医体质学说中有一种特殊的体质——特禀质,与我们常说的过敏体质有些类似.比如在当下春暖花开的季节,这种体质的人往往由于花......
目的:探讨育龄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别分布规律及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0名有育龄期女性结合采用《中医体质分......
[摘要]不寐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中医体质辨识在治疗不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与文献整理相......
从中医体质学说的含义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应用,对中医体质学说在防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的应用作了论述.指出:结合体质进行预......
从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角度,探讨了中医体质学说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转归以及预后中运用,丰富了原有的改变生......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动能性......
体质是指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和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方面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学说是指在研究体质的形成、本质......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各生化指标与不同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亚健康已成为当代人的主要健康问题.最新的研究发现,普洱茶有降三高、减肥、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肿瘤等功效.本文通过分析中医体质......
目的:调查和研究临床中常见隐症与体质的关系,扩展中医辨证诊治的范畴。方法:选择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523例,观察体检时出......
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自1975年在其<中西医结合途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后,于1977年出版了<体质病理学>,19......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一种高致病性条件性真菌,多发于东南亚及中国南部等气候温热潮湿地区,免疫力低下者为易感人群。自1973年第一例......
体质的特殊性决定着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并影响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通过研究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进一步探讨,中医体系学说更加广泛运用于临床,为中医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拓展了新的视野,笔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在我国约有9300多万人,约占我国人口的7%,约占全世界ASC的三分之一以上,而这部分人并非都不存在进展性的肝损害,......
目的:分析血小板参数与代谢综合征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探讨血小板参数在代谢综合征诊断及中医辨证论治、辨体论治中的指导价值。方......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症状指数、免疫及内分泌相关指标,探讨慢阻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差异,......
<正>体质是以人体自身先天的禀赋作为基础,并经过后天的生长发育,最终获得的一个结构、形态及机能代谢等各个方面相对较为稳定的一......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发展迅速,有关中医体质的研究及探讨日渐增多,国家教育部已将中医体质医学确立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十五”及“21......
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病毒的风热夹湿夹寒之性,决定了非典之证的特征性:其火见太阳证,其木见少阳证,其湿见温热证,其寒见太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乳腺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乳腺癌早已成为女性第一......
<正>现代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盛增秀等"略论祖国医学体质学说及其实践意义"[1]发表后,随着第一部《中......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学说下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治疗的效果评价,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
<正>中医体质学说源远流长。早在先秦及两汉时期,就开始出现了有关体质学说的论述。例如《黄帝内经》的《灵枢·寿夭刚柔》提出:"......
目的:通过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类型体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包括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如血脂、血糖......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寒体与热体的特征性基因,进一步研究寒体与热体的产生机制。方法:通过测量大鼠两后脚掌掌心温度,将其分为......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2006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
在医疗过程中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体质辨识工作,评价不同患者体质类型,以此预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将中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