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相关论文
在2012年3月31日召开的首届海洋工程科技奖和双十佳颁奖大会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海洋多糖基微,纳米药物控释载体制备......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锌碘单液流电池的概念,实现锌......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灿院士和杨启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纳米反应器中实现了高效、绿色、节能的......
溴氰菊酯属第三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杀虫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长、杀虫作用快、杀虫活性高的特点。有极强的胃毒和......
1月9日,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SEG)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兴能源科技......
氨具有较高的氢含量(17.7%)、较高的能量密度和易于储存的特点,它在运输及分解过程中还不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因此,氨被认为是具有......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烃(MTO)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近期在甲醇转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
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诞生于1988年,被誉为“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前沿”。生物中的多糖在生物酶的降解过程中可形成生物活性物......
让黑色的煤炭变成白色的聚烯烃,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历经30年不懈努力,攻克甲醇制烯烃这道世界难题,也当仁不让地拿到了国家技术......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课题组李微雪研究员与博士研究生欧阳润海在反应条件下纳米催化剂稳定性......
8月25日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传来消息,经过两个月的连续稳定运行,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成套技术在山西阳泉成功进行了300Nm^3/h......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邓德会、研究员潘秀莲、院士包信和等与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部合......
由中国化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承办的全国第四届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7月18日-22日在我校召开......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快速分离与检测研究组李海洋研究员所带领研究团队,研制的国际首款可同时检测爆炸物和毒品的非放射性......
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丙烯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目前其生产方式主要是对石油或其衍生品进行热裂解或者催化裂解。但是我国石油......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邓德会、研究员潘秀莲、院士包信和等与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燃料电池研究部合......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海洋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基于光强为1011光子/秒的VUV灯,研制成功了一种可以快速切换的高效的新型单光......
2005年,当李冬梅步入酶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时,她23岁。7年的时光,她拿到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完成了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