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交流相关论文
德化白瓷及其图像作为社会事实的视觉性图景,见证了中国传统艺术在海外尤其是在欧洲的传播与接受。从模仿、吸收到再现,作为他者目光......
以往对于清代外销画的研究,多关注“时间”要素而对“空间”要素往往忽视。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为清代外销画收藏的一大重镇,本文以其......
19世纪中叶,英国画家托马斯·阿罗姆对中国社会作了多方位的生动描绘。托马斯·阿罗姆本人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认真借鉴了威廉·......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艺术运动中的东方元素是相当充沛而富有表现力的。大体看来,这样的吸收与表现体现在两点上:一点是将东方花......
宝塔与中国的联系这一观念由文字记录与艺术作品不断强化与固化。而宝塔在欧洲的流传与接受过程中还被赋予了诸多全新的意义。最为......
17世纪荷兰代尔夫特陶器在欧洲中国风的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明确的阐释。相关资料表明,......
上个世纪50年代在扬州发现的两块拉丁文墓碑,是元代天主教在华活动的重要物质遗存。本文认为,两块墓碑在形制方面借鉴了同时期在华......
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兴趣与热情,催发了17至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欧洲对中国的关注与兴趣......
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
自明万历年间利玛窦等传教士陆续入华至今,基督教美术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丰富,成为中国宗教美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在中西美术......
本论文是以20世纪50年代以前老上海月份牌画为研究对象,以老月份牌产生、发展、消失为线索,研究其与老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关......
错视觉绘画(trompe l’oeil)是建立在透视法、明暗法等写实绘画技法基础上,但以制造极度逼真的三维空间和真实物体的视觉错觉为目......
欧洲学界长期以来认为17世纪葡萄牙极具特色的祭坛瓷砖画主要受当时所进口的印度织物的影响。通过分析葡萄牙在15世纪末发现通往亚......
民国时期的天主教美术曾进行过一系列本地化运动。在此期间,曾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的画家陈缘督,以其开创性、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