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热通量相关论文
采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制备了具有微沟槽结构表面的铜基样品,利用池沸腾实验研究了微沟槽结构对沸腾传热和气泡产生、长大、脱离的影......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以及奥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称,......
池沸腾临界热通量是沸腾相变传热的重要参数,决定了相变换热器件的推广应用.表面粗糙度和饱和压力对沸腾传热边界层分布、表面铺展......
临界热通量(CHF)是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的限制参数之一,当热通量大于CHF时,换热性能急剧恶化,换热设备易发生烧毁与故障,因此CHF对......
熔融物堆内滞留(In-vessel retention,IVR)已成为核电厂处理堆芯熔融严重事故的一种有效管理策略.为使IVR成功,既要满足热失效准则,......
以水一氧化铜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为工质,对底部封闭细小圆管内的沸腾特性以及临界热通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沸腾时管内纳米......
为了解决油罐火灾扑救中存在的热伤害问题,搭建以热辐射通量为测量参数的战斗服测试试验平台,对常用战斗服的整体热防护l}生能进行研......
对大气压下纳米流体在竖直细小圆管内自然对流沸腾特性和临界热通量(CHF)进行了试验研究。工质使用了水和水-氧化铜的纳米流体。试验......
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液膜干涸模型预测气液两相环状流的临界热通量,其中确定环状流起始点、起始点和平衡状态的携带份额、携带现象......
采用淬火法对质量分数为0.002%的氧化石墨烯水悬浮液的瞬态沸腾特性进行了表征。通过对三种代表性工况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氧化石墨烯......
为了研究表面粗糙度及浓度对纳米悬浮液大容器沸腾特性的耦合影响,对粗糙度为Ra0.5和Ra12.5的镀镍铜球在体积分数为0.1%和0.5%的水......
池沸腾是重要的传热模式之一,广泛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饱和压力的变化会影响传热工质的热物性,进而引起表面核化及气泡动力学参数......
用热块技术对低压、低质量流速下垂直环形通道中水的过渡沸腾传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范围是:压力P=2.5-10.9bar,质量流速G=74.2-223.9kg/m2s,进口过冷度△Tsub=5.5-32.4℃。用一维和二......
核电站熔融物堆内滞留技术是一项关键的严重事故应对策略,该策略已被核电站广泛采用。为增强核电站压力容器下封头外表面的沸腾换......
为准确预测交通阻塞时城市公路隧道内火灾车辆引燃周围车辆所需时间,基于隧道内车辆火灾蔓延规律对车辆间引燃时间进行研究。通过......
以多个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以及不同Ti表面作为换热壁面,以去离子超纯水作为工质,进行重复池沸腾实验。在实验前后进行了......
压力容器外部冷却(IVR-ERVC)是压水堆核电站严重事故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外部冷却,将堆内熔融物热量排出,保证压力容器下封头完整......
引言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剂, 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研究者发现,TiO2有着极其特殊的超亲水特性[1].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