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胰管相关论文
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普及,胰腺手术正朝着减少并发症、保留更多胰腺功能的方向发展。主胰管是胰腺外分泌液的重要流出通道......
选用杂种犬22条,雌雄不枸,体重9kg~19kg,分三组以不同压力向主胰管内注射犬自身胆汁和胰蛋白酶复合液,模型制成后观察30分钟分层缝合腹......
期刊
患者 女,73岁.因反复腹胀、腹痛2个月入院.腹痛以脐周及剑突下为甚,呈阵发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伴反酸、嗳气、嗝逆,头晕、心悸.体......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其中胰肠吻合技术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自1995年9月......
本组12例中男性1例,女性11例;年龄16~52岁,中位年龄34岁.8例因体检偶然发现胰头部占位性病变而入院.4例有症状,分别为上腹部隐痛1例......
目的应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对胰腺癌的可切除性进行前瞻性评估.方法对初步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进行术前EUS,由2位内镜超声专家进......
胰管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 pancreatic duct syndrome,DPDS)最早在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中提出[1],是指任何原因所导致胰腺的主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1982年由日本内镜专家Oh......
...
胰头十二指肠结合部为胆、胰、肠三者交汇的部位,此处解剖复杂,生理功能重要,涉及许多类型的手术,搞清其解剖无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的发展和体检的普及,临床上一些比较少见的偏于良性的胰腺占位的报告逐渐增多,且发现亦比以前要早,如胰腺的囊性......
目的 总结胰管内乳头状黏性肿瘤(IPMN)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7月底经手术切除......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6层......
本研究将麻疹活疫苗注入家兔主胰管及耳缘静脉,14及48小时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强,与两个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偶然发现洛赛克能明显抑制胰液的分泌,且作用时间长.遂于2000年1月至2003 年12月对其作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
目的 总结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治疗水平.方法自1985年5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IPMT病人13例,男8......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1982 年由日本Ohhashi等[1] 首先报道,以后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近十年以来报道的病例数明显增加......
胰管愈合不全(pancreas divisum,PD)是胰管发育异常的一种先天畸形,自Stern等文献首次报告以来,随着ERCP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胰......
近十年来,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成熟进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逐渐被应用到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胰腺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及无功能胰......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IPMN)术前病理分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全内脏反位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内脏发生旋转障碍而使全部内脏器官形成解剖结构的变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但一般不认为......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粘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