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犯相关论文
伴随网络时代各种技术因素的深度介入,网络语境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分越发复杂。为了应对网络空间控制虚拟化、观念化的趋势,行为支配性......
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的探讨在我国学界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虽然内部观点争议很多,但大部分都采用了将身份犯划分为真正身份犯与不真......
“义务犯”是德国学者罗克辛教授在论证它的正犯体系的过程中提出来的,相对于传统的正犯类型“支配犯”而言,义务犯以行为人的行为......
依赖自然人行为与意志来认定法人行为与意志进而认定法人犯罪的传统进路,忽视了法人犯罪的独立性与义务犯本质,导致法人犯罪与自然......
不作为犯突破了以作为犯为基础的传统刑法理论体系,行为论的形式整合进路与支配理论的实质整合进路,都未能成功地对不作为犯进行整......
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犯罪随之而伴生并不断蔓延,成为网络社会的犯罪新类型,这就对刑法如何应对网络......
纯正的身份犯属于基本的犯罪类型(基本犯),不纯正的身份犯是由基本犯衍生而来的犯罪类型。根据身份在犯罪类型中的规范作用,可将身......
中立帮助行为在德、日刑法教义学理以及司法判例中得到较早研讨,而随着近年来域外教义智识的不断引入以及国内学者的本土化丰富,中......
目前对于不作为参与主要存在两种思考路径:一是以义务犯理论为中心的路径,一是以法益侵害为中心的支配犯的路径。义务犯理论的解决......
在刑法理论中,不作为参与是指负有作为义务的保证人对某一无通谋的故意的作为犯罪本来能够阻止而没有阻止,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
在共同犯罪中,不作为犯是否存在以及其究竟是正犯还是共犯的问题由来已久。笔者认为,不作为犯既可以成立正犯,也可以成立共犯,在不......
罗克辛在支配犯之外,提出了义务犯概念,并以特别义务违反作为其正犯原理。鉴于义务犯理论陷入危机之中,雅科布斯对其进行了进一步......
对不作为参与行为的评价可能震荡犯罪论的根基。存在论视野下的传统"等置性"理论供体之局限导致不作为的参与和作为的参与之间处罚......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刑事责任边界的划分,需要在明确其保护法益即信息网络安全秩序的情况下对该罪的构成要件进一步目......
不作为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是研究不作为参与问题的基础,也一直是德日刑法讨论的核心。关于二者的界限,国外刑法学界提出了主观说、行......
<正>自1963年Roxin在其教授资格论文《正犯与犯罪支配》(Ta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中首次提出"义务犯"(Pflichtdelikt)概念......
网络发展态势迅猛,人们在享受信息网络便捷服务的同时,网络空间成为了滋生犯罪的场所。我国采取了“以网管网”的网络监管模式,网......
作为义务者不阻止他人故意犯罪的行为性质认定,其核心是判断成立正犯还是共犯。对此,义务犯模式不论是在理论自洽性还是结论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