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控制相关论文
清嘉庆年间的“坚壁清野”政策是平定白莲教起义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令乡民筑寨集聚,以切断白莲教之兵员粮秣补给。为了实现这一目......
萧公权的《中国乡村》一书通过对官僚、士绅与普通农民三大阶层的分析,探讨了帝制晚期中国的乡村控制。清代高度的中央集权,导致官......
宋代乡村组织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极为复杂,但总的趋势是乡里制逐渐衰微,都保甲制确立了在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宋代乡村组织的繁复多......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清朝统治者为弥乱......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吸取在大革命时期农民组训的教训,颁布了《农会法》,力图在全国建立新的农会体系,以加强乡村控制与农业建......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新县制除了集中资源以应对当时的抗战需要外,也是对当时基层传统政治的一次改造,以图改变国家的正式行政力量无......
唐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从身份等级制向贫富分层转化,并产生了一批富民。富民阶层的崛起既是唐代制度变革的结......
唐前期承继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这一保护小农经济的措施为整个社会变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均田制下,小农经济独立性日益增强,乡村市场......
两宋文献显示,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私"领域中,皇权无意、也缺乏足够的行政力量完全控制村落民户。在这些看似"国家不在场"的领域,皇......
由清末到国民政府垮台时期的第一次社会转型中,传统士绅的衰落与基层政权的建设相互影响,结果是基层政权的"内卷化",乡村社会出现......
朱熹顺应宋代重建平民化乡村宗法组织的思潮 ,认为要建立平民化的宗族及家族制度 ,重建新的家族、宗族礼仪就是一个重要的“有补治......
唐代中叶以前,主要以传统的乡官制度作为基本治理形式,它作为国家权力法定的组织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唐代中叶乡村组......
萧公权对帝制中国晚期社会的乡村控制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乡村控制的功能。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探讨了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