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微物理特征相关论文
利用2021年2月28日机载探测资料,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陕西省延安站探空资料,分析飞机发生严重积冰的天气背......
冷流降雪是环渤海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尤以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目前要准确预报强降雪范围、量级和持续时间等仍比较困难。文中选取发生......
利用FY-2G静止卫星资料,采用多光谱综合分析方法,对2016年6月23日江苏盐城特大龙卷强对流灾害天气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强对流云微物......
期刊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1.1模拟了2014年3月31日一次华南飑线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此次飑线过程的动力、热力和......
为了理解微物理过程以及次生对流云对热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利用二维云分辨模式对2006年1月20日靠近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印......
利用WRF模式对海南2008年秋季持续强降水进行月尺度模拟,并基于WDM6微物理方案研究不同密度霰对强降水模拟及其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
利用2007年3月23日PMS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所观测的河南层状云微物理资料,结合雷达、卫星、探空等资料,分析了云宏微观物理结构特征......
利用ARPS模式对2007年3月3-4日河南一次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和水汽条件,计......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30日~7月1日发生在重庆的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
对2003年8-9月北京及周边地区4次飞机探测结果,特别对资料较完整的8月15日的层积云(Sc)和9月4日的层状云(St)系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结......
利用运十二飞机在2012年冬季广西南宁地区开展的12架次层状暖云微物理探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观测结果表明,层状暖云垂直方向分层显......
基于2007—2010年的CloudSat卫星观测数据,以云层液态水路径为指标将层积云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对比研究了中国东部降水与非......
利用2012年11—12月在广西进行的11架次飞机云物理探测资料对层状云宏微观物理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层状云降水机制。结果表明:广......
利用NCEP GDAS/FNL资料分析了2013年2月19日黄淮至江南区域的一次冷锋过程的天气形势,结合MODIS卫星资料诊断云微物理特征,发现冷......
本文对人工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个例分析形成物理检验的初步思路,同时对有关物理检验方案设计问题进行探......
本文以NCEP-FNL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场,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0年12月29—30日发生在山东半岛的一次冷流暴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气溶胶粒子的尺度分布、化学组分和混合状态都会对云微物理特征产生影响。本文以黄山地区为例,首先分析了于2011年6-7月在黄山顶取......
利用河北省2005~2007年秋季不同天气下气溶胶、云飞机观测资料和宏观天气资料,综合分析了河北地区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的垂直......
利用卫星反演技术和云微物理分析方法,以陕北2006年7月2日发生的暴雨过程为例,反演了云顶粒子有效半径(R_e)、云顶温度(T)等云物理......
利用7个架次有积冰报告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积冰云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云中相态组成、液水含量、中值体积直径和过冷......
根据飞机探测仪器观测到的云中粒子微观结构,结合卫星、雷达和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人工增雨作业前后云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变......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飞机粒子探测系统中云二维图像探头开发的二维粒子形状分类技术。该技术利用粒子形状几何参数特征把云粒子分为......
利用2009年5—8月在华东地区高山——黄山顶取得的气溶胶和云微物理参数观测资料以及同期气溶胶离子成分数据,结合多种化学组分气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