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证相关论文
五苓散是 《伤寒论》 经典名方,本人运用五苓散的组方思路指导小儿推拿临床实践,用其法理,而用小儿推拿手法代其方药,在临床上收到......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一张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千古名方,随着人们对五苓散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五苓散源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等5味药组成.在<伤寒论>原文71、72、73、74、141、156、284、386条提到其脉......
厥阴病之渴乃胃热所致,此热乃虚热,"消渴"和"吐蛔"实非厥阴提纲的"必然证",而是"或然证"。小青龙汤证水气停留在"胸膈之间",致"寒......
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之证;而麻黄汤用于外感风寒之表实无汗之证;麻黄桂枝各半汤用于在表之邪气郁阻稍重,表现为寒热一天可......
五苓散证是由于太阳之邪不解,循经入腑所致。可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气化失常,津液代谢紊乱。膀胱气化失常可表现在不能气化而出和......
<正>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说:“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
浅谈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李永平《伤寒论》所论述的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汤证,历代医家大多数认为五苓散证是水停下焦,气化不......
《伤寒论》第73条强调了鉴别诊断的意义,看似以"渴"与"不渴"的证候来鉴别五苓散证和茯苓甘草证,实则蕴含着中医辨证思维与临床鉴别......
五苓散证病机及主药新解向国友成都中医学校五苓散源于《伤寒论》,主治太阳经腑同病的膀胱蓄水证。《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痰饮咳嗽病......
为了探析五苓散证的实质问题,纠正长期以来中医学者们认为五苓散证即为“膀胱蓄水证”的不正确认识,笔者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五苓散方出于《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代表方剂。五苓散证病机实质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化。五苓......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凡八见,为苓桂剂的代表方剂。本证核心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水气内停,核心症状为小便不利、口渴;方药配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