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强度相关论文
农地产权制度是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线索。由国家法律赋权、社会认同和农民行为能力三个维度所表达的产权强度及其差异,是导致不同乡......
我国南方集体林地产权制度先后经历了多次变革,对林地产权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产权的激励作用得以发挥,农户林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有......
摘 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中国农业长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基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党和国家多次强调要发展农户之间的生......
期刊
本文在构建产权强度与农户禀赋效应、安全感知及农户流转行为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基于甘肃省集体林权改革监测追踪调研累计1497份微......
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富裕程度与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广东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仍处在量变积累的低水平阶段徘徊,......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
基于"对象性质-制度装置-制度安排"的分析框架,分析不同农地确权模式的生成逻辑及制度约束条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地确权存在确......
近年来,城镇化加快了农民非农化的转变进程。另一方面,农地流转作为提高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手段,既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显......
开放条件下,经济资源和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分工出现新的趋势:从行业间分工到产品间分工再到产品内某一环节或者工序的分......
本文立足于产权理论,试图将产权强度延伸到林地流转领域,尝试从农户产权认知和行为能力角度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进行研究,以期对林......
土地产权强度由法律赋权、行为能力和社会认同这三个制度特性共同构成,它们均起到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所以,产权强度被视为产权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基于产权强度的理论框架,结合农户资源禀赋特征,采用Ordered Probit概率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揭示......
农户普遍存在的禀赋效应,因土地人格化财产特征的强化,而成为抑制农地流转的重要根源。农地流转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要素市场,而是包......
本文构建"农户土地产权—农地禀赋效应—农地流转行为"的概念模型,目的在于揭示农地流转抑制的内在机理。分析表明,农户普遍存在的......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但产权的不同形成方式隐含着不同的强度。产权强度决定着产权实施,是政府代理下的国家法律赋权、......
为了探寻广东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依赖路径,构建广东省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农民的多元增收,通过对广东省农民......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当前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下的产物。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实践的不断深入,至今已呈现流转土地......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政策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分别对农地产权强度和农业投资进行了大量分析,但关注农地产权强度对农户农业投......
<正>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必良教授主编的《产权强度、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于2013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