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相关论文
为明确早籼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变化特点及与产量和其构成因素的关系,推进高光效高产早籼稻材料的选育工作,试验选择浙江......
2004—2006年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μm......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胶东丘陵冬性晚熟类型区适期适量播种对冬小麦单株性状、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
为研究明确旱育保姆对直播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的调控规律,采用旱育保姆用量的单因素随机试验进行大田试验,测定了直播中稻......
[目的]探讨不同基质对机插稻的影响。[方法]以扬粳806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后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营养......
对淦鑫688在鄱阳湖区作双季晚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每公顷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净作用最大,每穗粒数次之......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张家口地区进行试验,从播期、密度、氮肥用量3种因素入手,研究了它......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500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kg/hm(2LN)、240......
以超高产水稻品种陆两优996和淦鑫203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双季......
2006年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μmol·mol-1)高......
为了提高小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理论测产的准确度,2005—2008、2009—2010年以5个冬小麦主产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麦测产系数试点间......
【目的】水肥是黄土旱塬小麦产量提高的两大限制因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黄土高原旱作小麦产量效应,可......
为了探讨钾肥施用量、施用次数、施用时间和不同时期钾肥施用比例对棉花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产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以转基因......
[目的]探讨不同稻作方式对水稻扬粳8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机插、抛秧、直播3种稻作方式种植,系统比较了不同稻作方......
利用AFLP、RAPD、SSR技术分析了 10个恢复系和 5个不育系的 931个基因座 ,利用 15个亲本配制了 5 0个杂交组合 ,在泸州和重庆 2个......
本文就不同水肥措施对坝上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的基础上,进行补水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并以......
人口不断增长、可利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导致粮食问题的艰巨性,提高水稻产量尤为重要。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增加稻谷产量的重要途径之......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
以小麦品种烟农999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苏北黏土地稻茬和西瓜茬上开展不同播种方式对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的大田试验。结......
为了解土壤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皖麦52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的土壤水分控制试验,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统计等方法,确定了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