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损失相关论文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穷尽智慧,运用各种手段来应对灾难。在与灾害不断的斗争中,我国古代形成......
本文对困难时期人口死亡率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从整体上认为当年男性人口的损失比女性大,年龄大的人口损失比年龄小的严重.对被海......
六、价值观与数据解读rn李若建:制造迷雾——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统计数据的产生与不同价值观的解读rn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
在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中,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竭泽而渔的“三光”政策、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和毒气战,并视中国劳......
1928年到1929年(民国十七年———民国十八年)陕县遭受旱灾,除刁家、田家渠、侯桥几个村子有些水地外,大部分地区绝收,灾荒盖地,日甚一日。加之附......
学术界对太平天国战争人口损失问题的研究,反映了太平天国史研究和中国近代人口史研究的曲折轨迹。该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建立中国......
本文澄清了有关大跃进以后困难时期人口损失的几个概念,并且对该时期的人口损失作了初步估计,根据高死亡率地区的特点,对国外学者的一......
如果以松江府及其周边五州县的明初历史人口数据为计算原点,再以人口增长率3.4‰为基础,便有可能算出明清各时代自然增长下的人口......
基于2009—2017年的广西县级暴雨灾情记录,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因素选取7个解释变量,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暴雨灾......
中国传统社会国家能力与灾害赈济一直是经济学家与政治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帝制晚期国家能力衰弱,灾害赈济措施与效果......
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传教士和学者对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口死亡数给予了种种猜测和估计,因缺乏实证无说服力。新中国成立直至1990年......
明清之际的人口损失极为惨重,但当今学界对其数额尚未达成基本共识,高低极值相差甚为悬殊。因此,我们有必要再论这一问题。就明末......
<正>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陷入了较为沉重的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之中,表现出全国混乱动荡的局面。这些天灾人祸对近代中国人口增长以......
本文利用唯一的清代人口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倍差模型对太平天国战争与人口损失的因果关系进行考察。本文发现,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
茅于轼先生《饥荒饿死人估算方法》在样本选择、模型构造与计算分析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即使根据茅先生的分析逻辑,分别利用4类回......
<正>大饥荒对于中国六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对大饥荒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如大饥荒程度,大饥荒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大......
论文证实了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河南1949-1963年的人口数据是当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有较高的可信程度。利用当年的分年龄人口数据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