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咬合相关论文
低位咬合是指牙齿在主动萌出后保持静止,而相邻牙齿持续萌出,随着骨骼的生长,牙齿面低于平面的现象。低位咬合最常见于儿童,以下颌第二......
目的:对低位咬合伴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症状患者进行合理的咬合重建修复,通过其修复前后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讨论分析咬合重建修复治疗......
目的:观察(牙合)垫治疗低位咬合的疗效.方法:对因严重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低位咬合患者13例,用(牙合)垫恢复其正常垂直距......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前后髁状突旋转角度与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将髁状突的旋转角度作为不同治疗方案选择标准的可行性。方法......
目的:建立低位咬合动物模型,观察低位咬合时大鼠咬肌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进一步探讨TMD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48只SD......
目的对低位咬合伴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进行(牙合)垫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4例符合条件患者治疗前、(牙合)垫治疗后的临床......
目的:通过测定咀嚼效率、咬合力及咀嚼肌肌电图等客观指标,评价低位咬合老年患者咬合重建序列治疗的临床效果,从中总结经验,以进一......
目的分析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对老年低位咬合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成都口腔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需要接受咬合重建修复治......
目的:回顾分析了Straumann synOcta八角基台或纯钛个性化基台-LAVA结合氧化锆全瓷一体冠用于低位咬合单个磨牙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低位咬合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
目的:对低位咬合伴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观察14例符合条件患者治疗前、暂时性胎垫治疗后、......
背景:牙合面形态的改变影响咀嚼肌的收缩、咬合力的大小与方向,进而影响包括颞下颌关节在内的整个口颌系统的受力环境,是颞下颌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