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波震级相关论文
震级是对地震大小的量度。在地震活动性分析等实际的工作中,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使用......
一、震级地震和地下核爆炸而产生的短周期能量和长周期能量不同,意味着它们的体波震级M_b和面波震级Ms之间有系统差别。这是识别......
2004年苏门答腊(MW 9.1)地震之前的地震平静开始于主震之前13年。分析了研究区(80°~110°E,10°S~20°N)内国际地震中心建立的196......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
采用正交回归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USGS/NEIC)1983-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07次不同断层性质、不同震型、不同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的Ms与mb标度关系,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Ms=1 17mb-0 41。......
从仪器标定、震级公式及分析软件等方面着手,查找出太原台体波震级偏差较大的原因,针对分析软件出现的缺陷问题,重新编制体波震级......
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IASPEI)新推荐震级标度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地震台网地震震级测定方法......
应用IASPEI新推荐的体波震级标准,选取2001~2007年国家地震台网48个台记录到的震中距小于100°的564个地震事件为研究对象,测定短......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2008—2015年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体波震级进行对比,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以及震中......
震级是表示地震自身大小的一个量,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正确使用震级,对于科学研究、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等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
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1983—2004年的观测资料,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的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
简要介绍了地方性震级Mi、体波震级mb、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并对震级饱和效应及其产生......
采用新旧震级标度,利用中国地震台网2015年至2017年的观测资料,选取湟源地震台测定的国内5.0级和国外6.0级以上且震中距小于100°......
震级的使用规定是新的震级国家标准《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2017)的重要内容。为便于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