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俊相关论文
距西安700公里,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也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大沙漠的交界处。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河套人”......
红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河奔腾不息,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地处毛......
余子俊乃明前期名臣,字士英,西蜀眉山人。出身官宦家庭,景泰二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天顺四年出为西安知府,成化初年为陕......
“重农抑商”是明初时的基本国策,相应法令的贯彻使商贾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此时外出经商须由官府批准,领取载明货物种类、数......
有明一代,明朝与蒙古南北对峙,对北边蒙古的防御一直是明朝边防的重中之重。为了防御蒙古的侵掠,至成化年间,形成了“边墙防边”的......
所谓榆林城始筑于正统六年(1441年)和王锐成化六年(1470年)设卫的新观点,尚难成为定论。正统二年(1437年)榆林庄设寨,应视为榆林建城之始......
【正】 一、督修时间位于今陕西北部地区的延绥边墙,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边墙最初是由余子俊主持修筑的。关于余子俊督......
序 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了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刺部也先俘虏的事件(土木之变)。这一事件给予明朝很大的冲击,使之被震撼。这样,深刻......
延绥镇,又称榆林镇,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为明代"九边"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余子俊督修延绥镇"二边"时,主要分为"利用延绥镇戍卒"小......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历史遗迹,现今陕北所见明代长城遗址大部分是在明成化年问由余子俊主持修建完成的。然而,这项工程......
有关明代榆林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时人概言"三拓",却语焉不详。清人虽能秉持旧说,然不究原委,以致臆测前人之意,殊属含糊。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