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省相关论文
《周孟瑶墓志》一九九八年九月出土于西安东郊灞桥热电厂西侧围墙外施工工地,同年十一月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征集收藏。此志未见志盖,......
唐代刻工孙继和墓志,2010年出土于河南洛阳附近,初为当地农民取土所得,几经辗转,现为洛阳一文物爱好者收藏。承蒙允许,得见原石拓......
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反映,它不仅折射一个朝代的政治文化面貌,也能给予当时的政治文化以巨大影响。所以历代封建王朝只要稍事......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卓越成就的朝代,除发明了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武器外,在天文、地理、医药理论研究及建筑、制造、矿......
唐《张叔遵墓志》,成通十二年(871年)刻。杨撰文并书。1956年出土于西安西郊枣园,人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志方形,高67.5厘米,宽67.3厘米。志文35行,满行35字,楷书......
城市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划一、建筑宏丽雅致、人口逾百万的唐长安城,是我国古代的泱泱大都城,是当时世界上名声显赫的大都市。唐长......
后苑造作所与文思院是宋代两个比较重要的官府手工业机构,下设很多手工业作坊,生产了大量的宫廷用品和官府用品,在当时的社会上产......
唐代宦官干政“始于明皇,盛于肃代,成于德宗,极于昭宗”,在唐朝中后期150多年的历史中,宦官由参政到专权再到把持朝政,以致成为宦......
新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共收有500多方墓志,其中《宋公夫人张氏墓志》是一方宦官夫人的墓志。志文共1000余字,其中包含不......
宦官制度由来已久,但在古代中国直到秦汉之前,宦官阶层还一直处在社会的底层。宦官得宠专权还仅是个别的事例。随着汉武帝加强中央......
唐代出现大量的使职差遣,是使职制度的发生期,其中有以朝官担任的使职,也有由宦官担任的使职,后者又可以分为内诸司使和其他由宦官......
<正>一、前言唐代後宫女性最普遍的用語是宫人,但因身份複雜,層級各别,只用宫人這個稱呼,實難精確表達所欲陳述的對象。中宗時'......
<正>宦官是唐代政治舞臺上非常活躍的群體,一般認爲唐代宦官擅政肇始於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盛於安史亂後。除了影響深遠的宦官監軍......
仇士良(781—843),字匡美,循州兴宁(今广东兴宁市)人,唐朝宦官。仇士良出身于“宦官世家”,历经唐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
唐代中后期的宦官实际上并非全是阉人。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安史之乱后 ,内侍官员的兼职愈来愈多 ;许多内侍官员一直在军中任职 ,并......
<正> 唐代的官兽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是与唐代的马政紧密相连的,和唐王朝对马匹的需求成正比关系。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搞清唐代的官......
《旧唐书·宦官传序》叙唐内侍省之"五局",云"内仆局掌宫中供帐灯烛,内府局主中藏给纳"。检明闻人诠刻本,原无后一句,清武英殿重刻......
内侍省是唐代皇帝的近侍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史载:“大唐武德初,改为内侍省,皆用宦者。”~([1])然而唐中后期以后,内......
<正>1955年,在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大唐故镇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上柱国岳阳郡开国公范公墓志铭并序》(以下简称......
<正>广州光孝寺,以其历史悠久、文蕴深厚、古迹众多及规模宏伟而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寺内南汉东西二铁塔,古往今来尤受关注,公私......
<正>章怀太子李贤(654-684),字明允,是唐高宗的第六子,高宗和武则天的次子。其容貌举止端重,年少数岁,读书便过目不忘,在高宗子女......
大唐盛世的中国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之一。繁华的都市,带来长安城及其周边高度的城市化现象。盛世滋生人口,蛮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