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动员相关论文
杨兴培慎用法定用语 在中国,肇始于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军事动员、军事行动和军事打击的军事思维已经沉淀为一种观念进而形成一种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持久战”战略和“全面战”理论的指导下,以原有地方民众武装为基础,借鉴广西新民团的制度模式确立了国民......
为考察美西战争时期海军士兵的身份特征、参军动机和身世经历,本文着重讨论了美西战争中的军事动员;征募新兵,延长服役以及入伍士......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政府推行了优待抗属政策,其具体形式包括物质优待、劳力补偿、精神慰藉。在根据地政府的大力宣传和......
台湾当局认为,现代战争是总体战争,必须“动员全民力量,以换取战争的胜利”。为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做到“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全线溃败,到12月初就损失约七百万人。然而,在莫斯科城下,苏军却创造了奇迹,第一次粉碎......
1969年春天,我离家远行。 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有大批城市青少年在多数不自愿又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以军事动员的方式被送到偏......
八七会议后,浙江在中央暴动政略和反“机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进行了暴动的军事动员,然而奉化暴动的失败表明,八七会议的矫枉过正......
1969年春天,我离家远行。在我的行装中,有10袋特大号的牙膏,5公斤糖果和一大箱书。糖果后来在亚热带的草舍中迅速融化,引来大群的......
优待抗属政策是中共军事动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壮大武装力量、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抵制日本侵略的有效措施之一。抗日......
“双拥运动”是中共在晋察冀边区生存条件极端困苦情势下组织开展的群众运动.从一开始,运动目标就很明确,就是消除党政军民逐渐分......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持久战”战略和“全面战”理论的指导下,以原有地方民众武装为基础,借鉴广西新民团的制度模式确立了......
1933年到1934年,中共在全力应付国民党军事"围剿"中央苏区的同时,也从社会各方面积极入手教育民众、动员民众,力图将中共意识形态......
抗战时期,就军事力量动员的规模和效率来说,广西在全国首屈一指。新桂系当局之所以在军事动员方面较为成功,在于广西在20世纪30年代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