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观相关论文
在三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宋代仕人于仕途罢黜或际遇浮沉之际,在思想上流露出明显的出处观变化。王安石出处观亦受道家隐逸思想和佛教......
胡瑗主张出而用世,反对做隐者。但出也要讲原则,要“合道”,既要顺时而出,也要注意道德修身和本领培养,为出打好素质基础。出了以后对自......
明清之际的理学家张履祥,盘桓于遗世与济世之间进行人生抉择,因为遗民与儒者的双重身份而有着内在的紧张,从而有了其将理学实践于乡村......
在梁武帝以文治国、优待士人的政策影响下,梁朝士人普遍遵循大隐的出处方式。一方面,作为大隐的承载之地,园林在实践和理论上均有......
东晋士人将郭象哲学的名教即自然落实为出处同归,进而通过玄言诗、玄谈以及山水园林的游赏,将出处同归转化为一种实践,由此导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