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谦抑相关论文
刑事政策的目的是国家和执政党制定、实施刑事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目前刑事政策的目的应当定位于“惩治犯罪、预防犯罪和控制......
民间集资是民间金融的基本形式之一,与私募基金存在相当大的交叉与重合.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民间集资入罪呈扩张态势,将本属私募基金......
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立场是强调刑法的最后手段性,即“入罪谦抑”.我国“定性+定量”的犯罪成立模式也体现了这一立场.但是,我国的......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刑法立法活动比较积极。由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问题、挑战仍将不断涌现,推动刑法不断......
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在大陆法律中存在的必要性,在我国耦合性的犯罪构成下,社会危害性同样起到了实现实质公正和抑制刑罚权的功效,因此......
刑法学界与实务界对于死缓在死刑适用中的地位有特例说、通例说、必经说三种观点。死缓的地位应当与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既不能滞......
刑阶的有效衔接是实现罪刑均衡、保障刑罚功能的立法前提。在具体的设计上,刑阶衔接要求在种罪法定刑与个罪法定刑上均有效实现刑......
本文论证了非刑罚化运动发端的刑事观念基础 ,分析了非刑罚化运动的方式和途径 ,主张我国应当实行“轻轻重重 ,以重为主”的刑事政......
北京大学著名刑法学专家陈兴良教授,最近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从严打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