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草蜥相关论文
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是中国特有的卵生蜥蜴科动物,在大陆有广泛的分布范围。作者以中国十个地理隔离种群的北草蜥为研......
本文以采集自舟山群岛的九个隔离岛屿和宁波的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为模型,探讨形态和繁殖生活史特征的小地理尺度变......
本文以中国十个地理隔离种群的北草蜥为研究模型,探讨形态和繁殖生活史特征变异的地理格局,检测热环境对卵孵化特征以及孵出幼体形态......
1997~1998年,在对山东省胶东半岛最大的山脉--昆嵛山进行两栖爬行动物的普查中,采到2号活体蜥蜴标本,经鉴定为蜥蜴科草蜥属北草蜥(T......
从北草蜥的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7个属8种细菌和2个属的霉菌,从中国石龙子的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到6个属7种细菌和3个属的霉菌,......
目的研究北草蜥的精子形成过程.方法以2.5%戊二醛和1%锇酸双重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北草蜥精......
形态、功能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生物表型进化和生态进化的过程至关重要.物种间和种群间的性状进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动物在野外生境中的活动能力通常会受到许多方面(例如,运动基质表面粗糙程度、遭遇障碍物的大小与形状)的影响。在特定体温(30℃)......
研究了安徽滁州琅琊山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和蝘蜓(Sphenomorphus indicus)主要贮能......
应用酶学分析法测定了越冬后北草蜥胃、肠组织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的北草蜥同一组织中消化......
浙江泰顺北草蜥越冬前后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涉及1 2目30余科.成体越冬前主要摄入蝉科昆虫、越......
在围栏条件下,比较升温和对照处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繁殖、卵孵化及幼体特征的差异,以揭示升温对其繁殖生活史特......
2005年4~5月,对幼体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rttrionalis)进行了不同短期禁食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研究用蜥蜴于2005年4......
报道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的头部大小两性异形和食性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讨论该种两性异形的进化选择压力。北草晰成体体长无显著的两性差......
应用透射电镜对北草蜥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北草蜥精子头部顶体囊始终呈圆形,由皮质和髓质组成;顶体囊单侧脊的皮质与髓质......
用光学显微镜对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中脑视叶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视叶分为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被盖,两者无明显界......
爬行动物在异质热环境中能通过行为调温将体温调节到相对较高且稳定的水平,以较好地表达行为和生理功能(Avery,1982;Bartholomew,1982;Hu......
研究北草蜥卵在温、湿度分别为30℃、-12kPa的条件下,孵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动用以及胚胎生长。孵化过程中,每隔5天称量卵重。孵化......
在外温动物热生理特征的进化理论中,“静态”和“易变”是两个持续争论的对立观点.热生理学特征的种内变异是检验此类假设的最有力......
2001年5月,笔者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进行蜥蜴类动物调查时捕捉到8条活体蜥蜴标本,经鉴定为蜥蜴蝌草蜥属北草蜥(Takydromu......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浙江舟山北草蜥的夏季活动体温和环境温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其生理体温调节能力和喜好体温,旨在揭示北草蜥的体......
在自然条件下,比较了安徽滁州、浙江衢州、福建宁德三地北草蜥种群的栖息地热环境、野外体温和有效温度。三个地区微生境的热环境......
本文以中国特有爬行动物——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为研究对象,探讨有鳞类爬行动物的个体大小和繁殖对策的地理变异......
研究了安徽滁州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成体在2000年3~9月份主要贮能 部位水分含量和能值的变化:①躯干、肝脏水分含量......
研究了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爬行动动物育肥和禁食个体的腹脂肪体能值、肝脏能值、尾能值及去尾躯干能值的组间......
作者于1996年6月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纬36.88°~37.40°,东经121.10°~122.08°)指导学生动物学专......
在24 ℃和27 ℃恒温条件下孵化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卵,以检测孵化过程中胚胎生长及物质的转化.从孵化第10天开始,......
本实验以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为研究对象,探究(1)环境升温后,北草蜥热调节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2)短期加热处理与......
应用酶学分析法测定了越冬后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胃、肠、胰组织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的消化酶......
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卵从孵化基质吸收水分导致质量增加。24℃湿度对孵化卵的终末质量无显著影响;26℃和28℃时,高湿度孵化的卵终末质量较大。孵化卵终末......
目的:研究了浙江北麂、洞头、缙云、泰顺和贵州贵阳五个地理居群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的染色体组型。方法:采用常规......
以窝卵数、卵大小(长径和短径)、卵重量和窝卵重为指标,对7个北草蜥地理种群的繁殖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的北草......
比较研究了南草蜥和北草蜥实验条件下的卵及幼体特征。南草蜥产卵雌体的体长、最大窝卵数、平均卵重小于北草蜥 ,相对窝卵重与北草......
丽水三岩寺北草蜥(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摄入的食物均为无脊椎动物,分别属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涉及 30余科。食物生态位宽度为 5. 58。......
变温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的热生物学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爬行动物资源,追朔爬行动物种间亲缘关系有其重要意义.北草蜥(Takydromuesseptentriounalis)的选择体温和临界......
在具连续温度梯度(范围 18~60℃)的实验缸内测定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的选择体温,实验动物来自浙江北麂岛、丽水和安徽滁洲.我们希望通过测定北草蜥选择体......
比较浙江温州北麂岛与洞头岛的热环境、食物可利用性以及动物体温,以辨析北草蜥岛屿种群间生活史特征差异中环境因子的作用.通过测......
研究了北草蜥肥满度(K)和重长指标(Kwl),成体的K和Kwl均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K无显著的月间差异,但Kwl存在显著的月间差异;成、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