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差异相关论文
通过对区际贸易理论的认识,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区际贸易发展的现状,论述西部区际贸易发展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有力证明,我国创造、培育、发展、崛......
城乡统筹的本质是城乡的协调和发展,因此对城乡统筹水平的评价应包含城乡总体发展水平和城乡综合协调水平两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代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代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国......
制度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内生性及制度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产生影响。本文定性分析经济增长中......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东部地区为例,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东部地区各子系统及整个东部大系统的协调发......
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和我国历年来工业统计资料,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程度及各地区、各区域制度变迁的差异程度进行......
区际差异就是指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的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证分析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际差异呈固化和扩大趋......
本文用Theil指数对我国四大地区1994~2008年宏观税负差异现状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税负总差异和区际差异具有强烈的同......
[目的]文章利用统计年鉴和发展报告数据,研究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区际差异,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差异的因素,为......
中国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推出近10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组织建设,但其后的进展情况却有巨大差异。通过回顾中国经济适用住房......
我国人力资本分布的区际差异在过去20年中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这对我国消除区域经济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中国2004-2016年省级互联网发展水平,并运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虽受多重因素影响,日本区域经济仍存在区际差异,但其取得的成绩可观。本文......
本文采用EG指数度量了2003年-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发现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属于中度集聚,但各细分行业差异很大。从......
区域经济的特色主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的特色表现出来。区域经济的特色是由区际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
基于地级市数据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区际差异,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呈现"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点状集聚状态,......
推广应用清洁高效环保的新能源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但新能源技术在各地发展存在显著差异。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基于其在市......
本文以新疆的15个地、(州、市)为单位,以8类国家级旅游资源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州、市)旅游资源的绝对丰度、相对丰度、总丰度等......
<正> 一、省内经济区的类型划分经济区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经济地域系统。我国综合经济区通常可划分为三级:一级经济区(大经济......
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差异较显著。本文拟从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两方面提出缩小云南省区域差异的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的社会经......
本文主要研究甘肃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区际差异,以9类旅游资源为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区间比较分析甘肃省旅游......
区际差异就是指我国目前客观上存在的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证分析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际差异呈固化和扩大趋势已......
本文运用方差及其分解等区域差异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东、中、西部及省际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
该文主要运用Theil指数研究中国1978-2009年区域税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时首先计算中国31个省区的税负总差异,然后将中国分......
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PISA金融素养测评框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的实际......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论胡乃武韦伟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有关方面预测,在末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矛盾有继......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侧重点是区域增长的动力机制及其区际差异问题。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一般被置之于其理论框架的之内,作......
本文认为:中国制度转型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渐进性制度变迁,其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制度变迁的区域渐进和梯度推进形态;渐进性制度变迁所决......
现阶段我国政府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在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区际差异是区域人力资本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总结了区域人力资本测度的四个角度,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力资本适用性......
研究工业节能区际差异,对摒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制定区际节能政策,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借鉴意义。首先,研究河北省11个地级......
基于1992、2012年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利用GIS和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土地利用流量"的新概念来分析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区际差异。结果......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变革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快速......
基于供需视角,依据2002~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整体及东、中、西区域面板模型,分析了物业税对不同区域房价......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广阔的国内市场,区际贸易作为区域间最直接的经济行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现阶段的制度变迁及区际制度变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任何制度都不过是对当事人行为自由度......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合理的规划,而规划需要用理论作指导。西方对于区域发展......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选定5种公共服务支出,选取4类10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
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西部地......
运用区域差异的测度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东、中、西三大区域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
运用新制度经济理论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提供的制度变迁过程。使用制度自由度衡量国家提供的非公有制经济制......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我国煤炭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不同于以往的宽泛研究,本文分别从国家维度、时间维度和......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采用C-D生产函数的增广形式,对我国31......
文章界定了特色产业概念,认为:区际差异及区域优势是特色产业形成的现实基础,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特色产业形成的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我......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