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玻璃化相关论文
采用冻干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液的塌陷温度Tc和热历史特性,将两种测量结果相结合确定冷冻浓缩状态下的玻璃化转化......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含有羟基磷灰石(HA)纳米颗粒的丙三醇溶液玻璃化过程中的主要热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其中包括玻璃化......
为了研究羟基磷灰石(HA)纳米微粒对不同种类低温保护剂(质量浓度为60%的渗透性丙三醇和质量浓度为50%的非渗透性PEG-600)反玻璃化结......
用模数为2.0的泡花碱玻璃体为原料,直接进行反玻璃化制备层状结晶硅酸钠,优选的反应温度为650~700℃,优选的反应时间为0.5~2h,产品的CBP达......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低温显微系统,研究了磁纳米粒子对典型玻璃化溶液Vs55在反玻璃化过程中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磁......
在反应温度为700~750℃,优选的反应时间为1.5~2.5 h,用模数为2.5的固体硅酸钠为原料,直接进行反玻璃化制备层状结晶硅酸钠.产品的CBP......
玻璃化保存方法就是在添加低温保护剂的前提下,通过快速降温使溶液固化为非晶的玻璃态。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降温过程冰晶的产生,......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10%叔丁醇/10%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分析了溶液的退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溶......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
本文首次提出了采用玻璃化方法进行脐带血干细胞保存的思想,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在理论计算中,本文采用细胞脱水、冰......
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低温显微系统,研究了升降温速率(5、10、25、50和100℃/min)和氧化石墨烯(GO)浓度(0.01、0.1、1和5 mg/......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羟基磷灰石(HA)纳米微粒对丙三醇溶液冻结过程中水合性质及玻璃化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中高浓......
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丁二醇等线性(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同一直链上而无侧链)多元醇是生物材料低温保存技术中常用的低温保护剂。......
细胞在低温保存时,必须经历从室温到低温(通常是-196℃),再从低温回复到生理状态的降温和升温两个过程,可能两次遭受由于结冰而引......
目前真空冷冻干燥广泛应用于热敏性药物和生物制品的保存。在冻干溶液配方中,通常情况下,水是唯一的溶剂。但这仅限于在水溶液中可......
近年来,人们在对金属玻璃晶化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工程材料一微晶合金。具有独特成分的快速凝固金属玻璃合金,当其在远......
XRD分析表明 ,高温干燥后粒状钙镁磷肥会重结晶出氟磷灰石和石英 ,使产品水散性大幅下降和水溶性磷损失。通过圆盘式破碎机湿料破......
为了研究羟基磷灰石(HA)纳米微粒对不同种类低温保护剂【渗透性丙三醇(60%,w/w)和非渗透性PEG-600(50%,w/w)】反玻璃化结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