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流体势相关论文
高邮凹陷为苏北盆地内含油气层系最丰富、资源丰度最高、发现储量最多的凹陷,但对于古压力及古流体势仍没有系统的研究和更深入的......
作者简介:刘四兵,男,1981年9月生,2004年从师于沈忠民教授,于2007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川西坳陷致密碎屑岩含气......
通过对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古地层压力恢复和地下古流体势空间分布模式模拟,确定盆地流体系统构成,进而提高对油气运移规律的认识,预测......
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亲身研究的体会,系统地论叙了有机包裹体近年来在石油地质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特别是在......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储层的古流体势,阐明了平面二维水相渗流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建立过程。同时,作者以歧口凹陷下第三......
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对于追踪油气运移方向和预测有利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柴北缘地区输导层砂体展布、主要成藏期古流体势、......
流体渗流总是沿着渗透性最好和阻力最小的路径运移,即存在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取决于古流体势与地下运移通道(输导......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
通过包裹体测温、荧光光谱分析及流体势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具有多期连续性充注特征。从晚......
利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结合热力学计算可恢复油气运移时期的古流体势,从而有助于预测油气富集区。通过惠民凹陷南部缓坡带的100多......
在区域热演化史和埋藏史基础上,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构造带白垩系东沟组-古近系紫泥泉子组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
通过单偏光、荧光显微镜和显微冷热台测温观察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2段和长6段内流体包裹体系统进行研究,归纳流体包裹体岩......
通过地震趋势法恢复成藏期古埋深,根据等效深度原理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古压力,结合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的作用,对海拉尔盆地贝西地......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
牛庄洼陷是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最为发育的洼陷之一,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87万吨。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是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恢复自烃类生成以来的各个地史时期的古流体势,有助于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太原组—山西组砂岩......
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川东北地区嘉二气藏古流体势演化开展研究,早中侏罗时期,流体势主要分布在55~85kJ/kg,平均流体势值为71.776kJ/kg;至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