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表面结构相关论文
首次采用扫描电镜对临汾地区旋花(Calystegia sepium(L.)R.Br.)、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和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
该研究采用不同光源处理柚木组培继代苗,通过测定株高、叶宽、叶鲜重、全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观察叶片上下表皮结构,研究不同光源......
选择贵阳市不同地点3种木兰科树种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叶片滞尘能力,并用电镜扫描观察比较叶表面微形态,分析其对滞......
以哈尔滨常见的25种绿化树种为对象,通过测定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及其与叶表面形态......
摘要:选择青岛市城阳区的8种灌木,包括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枸骨(Ilex cornuta)......
摘要:研究贵州省贵阳市3种木樨科树种桂花、女贞和迎春花叶片滞尘能力,为筛选出贵阳市滞尘能力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利用颗......
以新疆轮台县3种果树(苹果、核桃、杏)叶片为试材,对其滞尘量和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进行观测,探究了3种果树叶片平均滞尘量在不同时间......
以北京西山8种针叶树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对不同植物叶片冬季PM2.5吸附量进行测定,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面微形态......
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21种常见绿化植物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功能区的树种滞尘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量......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叶片从叶芽到成熟叶4个发育阶段(叶芽、幼叶、近成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以广州市常见的18种行道树为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行道树的叶表面形态结构、应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绿化树种叶片的接触角......
本实验对武汉市城区主干道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与叶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
为研究不同植物的滞尘规律,以青岛市城阳区道路绿地中的8种灌木(大叶黄杨、火棘、红叶石楠、金叶女贞、连翘、珍珠梅、红瑞木、小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加,在中国以大气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已被证实具......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三叶木通叶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无规则;叶上表皮外切向面分布有明显的角质膜,加厚的......
期刊
通过研究不同季节、不同生境(林内、林外)下柳杉叶片对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附情况,比较柳杉与杉木、水杉叶片的滞尘能力,分析......
选择典型森林树种油松和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种树的冠层不同高度处(8,6,4,2m)布设湿沉降监测装置进行定位监测,比较单位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