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结构相关论文
文章基于16个主要代表国家18类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外贸货物流结构的外推影响,利用DTW聚类方法研究三类密集型国......
长期以来,美国国际收支结构都是经常账户逆差、资本账户(含净误差与遗漏)净流入,储备资产窄幅波动。2020年,美国国际收支继续延续......
本文讨论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前提奈件。首先,概述了关于资本账户可兑换前提条件的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研究的基础和方向;其次,对资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整体结构经历了“较小规模的顺差与逆差互现——持续增长的大规模顺差”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
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倍受争论但又不可回避的课题。之所以说“倍受争论”,是因为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就围绕资本账户开放的......
国际收支作为了解一国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用来调控一国宏观经济活动,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国际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以投资为目的、稳定性高的国际资本在为流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呈现“双顺差”的状态,尤其是2005年以来,双顺差的规模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持续16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演进,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阶段理论,在现实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分析其成因不仅对于检验......
【摘要】我国国际收支结构长期处于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双顺差,随着经常项目顺差减小、资本项目负债的外币化,这些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
国际收支平衡路径也即国际收支结构的选择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说明,仅有国际收支总量的平衡是不够的,因为在一些情况......
随着不断深化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从原先的“双顺差”局面向经常项目顺差减少、资本......
从我国外资战略角度来看,在既定的外资战略目标下,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与方式的变化、外资政策导向与地方政府执行外资政策的方式是促......
自去年世界经济进入低潮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拖累.特别是在美国发生'9·11事件'后,新加坡的经济被重创,......
目前,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施以缩小国际......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成为一个亟待考虑的重要课题,并有望在未来5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了降低人民币自由......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常帐户就取得了持续顺差,但外资的大量流入使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个帐户所带来的"双顺差"......
作为近些年来经济取得快速增长的金砖国家之一,印度自独立以来基本保持着“逆差+顺差”的国际收支总体结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对经济......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几乎持续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态势.按照"两缺口"模型,经常项目顺差说明中国没有引......
内容提要:本文在综述资本账户开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定义并不清晰,难以论证其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核心条件,从......
本文在对2001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外部经济中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内部经济中通......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我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在国际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不同的......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处于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交易规模逐年增加,并于200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上升到4.3万亿美元,而同时国际短......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经济金融领域作出了多项新的重要部署,其中金融政策的新动向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月10日上午,在十......
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式发展,各要素在不同时期对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从机理上探究国际收支结构与人民......
<正>一、2016年国际收支的基本形势2016年,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呈现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分化的趋势,国际......
“十五”期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顺差式不平衡较为严重,货物贸易、直接投资分别构成了我国经......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加强对外开放,外部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我国国际收支......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格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已经十余年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顺差的“双顺差”结构。“双顺差”规模大、持续时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也因此面临着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收支作为反映一国对外......
学位
“双顺差”现象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一种结构形式,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同时顺差,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就一直......
国际收支不平衡及其调节问题历来是研究国际收支的中心问题,因而国际收支理论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理论几乎是同义的。从18世纪大......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成为广泛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国际收支的角度,在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反映了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经济政策......
从近期来看,以“逆差+顺差”为特点的美国国际收支结构是可以持续的,从中长期来看,以亚洲国家为外围主体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融资这一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取得了持续顺差,顺差的主要来源或是金融账户或是经常账户,但趋向于经常账户。从目前趋势看中国......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既是宏观经济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或资源跨境配置问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状......
本文基于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对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现象,以及收益项目对经常收支的支撑作用超过贸易及服务......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国际收支的规模出现了空前扩大的局面,与此同时,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同于80年代后期......
<正>从2009年7月我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到2010年7月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到2011年国内相继开展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中国的外汇储备随着资本项目和贸易项目顺差的持续增加而迅速增加。在充分肯定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
2015年5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标准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数据。按照最新......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得出中国作为长期净债权国,投资收益为负的原因为中国"双顺差"造成的海外资产以美国国债为主、负债以FDI为主的资......
198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1982年到1993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设立国内货币需求模型,并基于间接测算法和模型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