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持续利用相关论文
本论文以航空照片,TM和SPOT卫星影像数据为核心数据支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工具,将常熟市1982~2005年分成若干个时期,......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最显著的方面,它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
土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然而,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利用产生......
土地不仅给人类提供活动的空间,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直接或间接的来源.土地数量有限,只有十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持续利用的保障rn土地持续利用是以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为基础,能够满足当前与未来人们的食品需求和社会......
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的特点确定了土地持续利用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选取1990年、......
全球变化对区域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其多方面内容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区域土地利用生产性、安全性、保持性、可行性和接......
在分析薛家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持续利用条件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 ,依据流域立体分异特性 ,提出川平地以粮食种植、坡地以经济果木......
景观生态学以人与景观的相互关系为着眼点,既注重景观系统的功能特征,又注重景观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概念具有......
本文根据生态、社会、经济本体层面的统一性和机制层面的错综性,综合多种方法,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遵从......
在定性分析黑龙江省双城镇城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区土地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应用线性加权模型对双城镇城区1992,1......
辽宁省西北地区土地风蚀沙化面积比较大,退化土地占辽宁省土地而积的36%,属于“三北”风沙干旱地区,也是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区。......
首先从构建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新建县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1998~2002年新建县的实际数......
根据农户土地投入对土生产力的影响将其分为两类:长期性土地生产力的影响将其分为两类:长期性土地投入和短期性土,重点讨论了它们对农......
介绍了荷兰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模型PS1,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雄县地区土地作为冬小麦利用类型的系统运行情况,模拟了冬小麦的适播期和适......
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原理分析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剖析了土地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间的关联效应、协同机制,提出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分析矿区发展的时段型特征为突破口,以煤矿为主体在煤矿生产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以土地使用权人为主体在采煤沉......
农牧交错区是荒漠化潜在发生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荒漠化,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则使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
介绍了盘锦稻区土地持续利用、有机物多层次利用、物种互惠共生、劳动密集型和高效立体种植等生态农业模式,并阐述了各种模式的效......
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林业用地比......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土地持续利用问题,从景观生产力、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
生态旅游从实践到理论正逐步完善。尝试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生态旅游规划的斑廊基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人类旅游需求与自然......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社套经济条件有明显差别,土地利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全市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了17个土......
土地细碎化现象的存在普遍被认为是土地经营所面积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难以体现细碎化对其影......
简单回顾了内蒙古垦荒历史,并用内蒙古自治区近5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1949年~1996年不同年份的全区耕地重心及人口重心,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内蒙古耕......
在近年来,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中,认为景观空间格局、结构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动态变化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其中景观生态学与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生态与环境问题较为突......
在土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中 ,土地质量变化对土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是核心内容之一。借助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 ,构建了我......
在黄河三角洲主体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综合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持续......
土地可持续管理是指在充分保证当前的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在时间序列上保护土地资源基础而不会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造成危害。其基......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
前人的研究表明,分析政策对农户生产投入及其对土地持续利用的影响,将有助于区域土地持续利用。本文以1995,1998,1999和2000年的农......
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其退化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关键是系统合理结构的构建和功能的恢复,为此必须借助......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之一,其实现持续利用与否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影响......
本文基于经济学的核心,即稀缺理论,从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挑战、价值观与财富观的变化两个角度重点阐述了土地持续利用研究的经济......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以"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从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两种类型,自然、社会......
论述土地持续利用中几个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包括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土地资源经济评价与使用制度及其效应等,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
研究目的: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持续利用实现的程度。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城市化进程中土......
对于快速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城市化进程始终是影响土地持续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文在概括了城市化进程中南京市土地......
本文讨论了全球环境变化与土地持续利用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全球环境变化下......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
本论文以TM和CBERS影像为核心数据支持,以系统论和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利用计算机及相关工具,将塔河下游1990-2002......
隆安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 ,土地资源质量较差 ,土地利用构成以农、林用地为主 ,土地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差距较大。根据经济发展......
采用典型设计,对向阳移民村土壤盐分、土体构型、地下水状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重点探讨了土壤排盐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预防。结果......
农户作为盐碱地土地利用的主体,其行为选择对土地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松嫩平原西部、伊犁河谷地区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