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流并治相关论文
“土流并治”是明王朝在土司地区采取的一项二元管理体制,它不仅施行于布政司府州县和土司两大系统,在都司卫所系统中亦得到有效贯彻......
由平伐、大小平伐、大平伐西排外委土舍组成的平伐土司,从元代以来一直活跃在黔中东部地区。这一带地理位置特殊,不仅临近贵州省政......
民国创建,以流官政权为代表的国家体制渗透到滇西土司地区,土司地方社会权力发生改变,出现了土流并治的格局.这种格局不能简单地认......
元明清以来,随着土司制度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推行,相伴而生的土流并治政策也随之产生了.土流并治,即流官政权和土官政权同时并存......
在隋唐两宋时期,乌江流域地区社会形态极其复杂,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呈现出多样化格局。社会组织主要有原始民主型、血缘纽带型......
学界对土司制度进行研究的著述颇丰,但在搜集、整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时,却发现对这一制度的认识存在着诸多的偏颇。针对这些偏颇......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其基本内涵是用当地的各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各级、各类土官,如土......
蒙化左氏土司在明初被授予土职,具有世袭职衔及特权,并因军功上升为土府,统辖境内三乡三十五里土地。中央政府在蒙化土司设置了流......
近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和平“改土归流”、存土置流等方式,全面确立了土流并治的统治形式。其特点是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土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