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主义相关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在世界三大经济增长中心中,亚欧关系与美欧和美亚关系相比,明显滞后与薄弱。因此,亚欧两洲为加强政治、经济......
欧洲、北美和东亚三个当今世界的主要地区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地区间安排.跨大西洋关系尽管在经济领域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架构,但......
2010年7月26日,由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亚欧基金会、联合国大学比较区域一......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同时,地区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地区间关系的探讨成为国际政治新的研究领域。地区间主义是促进不同地区......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国倡导建立的最重要的地区间集体对话与合作机制之一。“16+1合作”在结构类型、运行方式等方......
欧盟的地区间外交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并逐步成为欧共体对外关系和欧盟外交特色鲜明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欧盟......
气候合作在欧盟与东盟正式的地区间对话合作框架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边缘地位到重要议题的发展历程,总体呈现出独立前沿性、内生......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国际性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加,大多数地区组织都在扩大地区问关系,出现了许多地区间合作机制,如......
欧盟与东亚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两个地区,地区间关系由不对称发展为比较平衡的状态,双边交往相对正式和规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日益......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化与地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新地区主义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以不同地区之间制度化合作为标志......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的制度合作是欧盟主导下的南北型的地区间主义。现阶段的互动进程充分体现了地区间主义是欧盟实现其全球战略的......
随着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举行,中拉整体合作终于由构想变成了现实。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与发展中国家机制化整体合作的全......
地区间主义是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介绍了地区间主义的概念和理论研究状况,并对其表现形式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
作为两个互不相邻又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欧盟与东盟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突出的角色。自1972年双方非正式关系开启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