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联系率相关论文
调整城市就业-居住用地规划布局理论上能推动通勤绩效改善,但这种理想规划能多大程度转换为现实效益,往往复杂而未知.结合已有文献......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不均衡这一......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布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系统地分析、评价我国工业布局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是经济建设中的......
基于ArcGIS 10.3软件,运用耕地压力指数和重心模型,分析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趋势,探究耕地压力与......
目前设施农地多关注其经营模式和策略,对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仍缺乏清楚的认识。文章以拉萨市为研究区域,通过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和地......
[目的]为探讨休闲农业空间的分布规律,促进休闲农业布局的优化发展,实现区域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以郑州市为研究......
在测算1997—2012年我国各区域物流碳排放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区域物流碳排放集中度模型,从七大地区角度分析区域物流碳排放强度的演......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城市货运量变动情况的分析,运用地域非均衡系数、位势商及地理联系率指标,总结得出近十五年来安......
<正> 生不力诸要素著要形成一定的现实生产力,并使各要素组成相互有机联系的生产力系统,必须依托于一定的空间地域方能实现。这种......
【正】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cl-arization effect)和扩......
【正】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二者既相互依存,......
<正> 一、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在其空间结构演变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Polarization effect)和扩散效......
通过综合优势指数、地理联系率指数、苜蓿生产重心和牛羊存栏量重心的移动和差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苜蓿生产优势在......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直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成都市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
<正> 旅游这一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离开本人常住地到另一地域享受物质文化生活。对旅游这一名词的......
从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审视,甘肃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评价对于落实本区域'十二五'规划有着战略意义。以甘肃省14个地市(州)......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