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学家相关论文
在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某次会议中,20名专家委员集体讨论一项议案.议案提议将核废料倾倒进大洋.讨论三天后.19名专家同意倾倒.只有一位......
8月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会展中心,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地质科学家齐聚一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
2012年8月6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和中国国土资源部签署协议,明确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常设秘书处不日将迁址北京。国际地质科学......
有“地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于8月29日至9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来自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的4200多名代表参......
杨怀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在地貌与第四纪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前不久,杨先生因病逝......
2009年10月23日,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获奖的14位地质科学家中,《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
毕坤,1937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56年入成都地质学院大学,1961年本科毕业,分到贵州工作。前20年在贵州区域地质调查队做基础地质研究......
地质科学家在南极西部的岩层钻探计划,揭示出南极过去的温暖面貌。其实如果以长期气候尺度来看,地球的冷暖交替本来不见得是人类左......
地质人才素质影响地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地质人才一般素质结构包括动力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品德素质5个方面,即......
有这样一位深深地热爱地质事业、热爱祖国山河的地质科学家,他倾听着地球的心跳,探寻着地球的宝藏,经历艰难,无怨无悔,只因为对祖国母亲......
介绍: 构造地质学家1929年10月12日生于贵州安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
培养一名地质科技人才,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文章探析了美国联邦机构大量的地球科学教育培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