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蒙古相关论文
"备指额驸" 制度产生于清朝顺治年间,最迟在康熙年间已经实行,是满洲贵族从外藩蒙古王公中选择额驸的三种形式之一.该制度写进道光......
清代喀喇沁左翼旗的喇嘛寺庙吉祥寺(藏文名 bkra-shis dgon),建筑装饰是汉与藏的混合,在大殿(lha khang)这个重要的神圣空间裹面,......
清朝二百多年统治时期,对外藩蒙古采取了区别于内地农耕地区的“因俗而治”、“分而治之”为宗旨的盟旗制度,并实施经济和文化方面的......
伪满时期 ,日伪在东北地区实施“蒙地奉上” ,即收回原有属清外藩蒙古的蒙地所有权 ;蒙地地租变成了地税。“蒙地奉上”后 ,获得巨......
本文以文本解读方法,对《满文原档》所载天聪十年二、三月的二则原始记录做了语文学研究,并结合《清太宗实录》及其他相关记载,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此书图文并茂,细致记述了嘉庆初年北京城中的宫殿庙宇、街衢设置、风俗文化,以及朝廷盛宴的实况,使人增加了对古都北京康乾时期的......
生存于白山黑水的满族,在民族统一和建立国家的过程中,与蒙古各部发生了复杂关系。满族与蒙古族有着相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彼此居......
<正> 一、所谓“十一旗”的问题 《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二月丁亥条记载:“编审内外喀喇沁蒙古壮丁共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三名,分为十......
清朝通过立法管理蒙古地区,保证了北部边疆的稳定,同时把蒙古律施行于理藩院管辖的今青海、四川北部和西藏北部的“番子”,东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