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南相关论文
北京西城宣南书馆,300人的小剧场坐无虚席。 台上一桌一椅、一折扇、一醒木。从侧幕上来一人,一拍醒木,一张口,瞬间将人们带入风云......
秦燕春在《我亦东林复社孙:冒鹤亭与冒辟疆一段隔世情缘》(见《书屋》2007年第4期)一文中,曾经谈及1911年冒鹤亭为其祖冒辟疆选择的庆......
清代道咸以降学风的转变 ,在学术史上已成为一种共识。除了传统的思想史角度外 ,对其具体发生的契机、转变轨迹和流衍空间的考察 ,......
会馆云集是北京城市风貌的一大景观,也是京师文化的一大特色。近代各地官绅捐资在京修建会馆,供本乡应试者住宿,使会馆在京大量兴起。......
数年前,原宣武区作协成立了“宣南诗社”,不定期编辑出版,吸引了京城许多诗人参加.笔者亦应邀参加过“陶然亭菊花诗会”、“法源寺......
【正】这座园子在骨子里透露出一抹南北文化交融的底色。可叹兴衰只在皇权的弹指之间。北京大观园是1989年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
宣南圈闭中探明了石炭系、Ch-F等大规模气藏,前景可观,但对于焦质烃的气源研究还存在争议。对宣南圈闭焦质烃进行碳同位素、饱合烃......
民国时期的陈师曾对于中国画的现代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北京风俗图》册页是20世纪最早富有现代意义的风俗画作品,这也是他......
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衰落于民国,经历了一个500多年漫长的兴衰过程,居住在内的大批知识分子和著名商人,对历代北京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