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与之相关论文
崔世安竞选澳门特首,不仅牵动着所有澳门人的心,同样也牵动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一个小小村落的村民的心。从他参加竞选直至当选为......
增城市新塘中学创办于1941年,地处“南粤先贤”崔与之、湛若水的故乡新塘镇,原校址设在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新塘镇尚书府内。为进一步......
崔与之“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语常为时彦所误解,认为这句话反映出他对理学垄断学术、摧残人才、祸害后世的愤然之情。笔者认为,崔与......
南宋社稷重臣崔与之,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历史上,他一般以功成身退、高风亮节著称;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其经略边防的......
崔与之是南粤历史文化名人,在其故里广州市增城中新镇将兴建其纪念馆,设计者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设计理念为指导,在结合......
阅读者对于崔与之诗词作品的判断、欣赏有较为稳固的标准——儒道互补之主流文化,其定向期待极大地降低了阅读中的不确定性,过滤了......
从青葱年少、人至中年到步入知天命之年,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1852-1933)以诗作记下所思所悟的每一段。从景物的选择到诗歌意象的形......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少年时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太学就读。南宋绍......
<正>南宋名臣崔与之(1158-1239年)字正子、正之,号菊坡,广州市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幼年丧父,发愤读书,32岁时得友人资助赴临安(......
期刊
研究历史人物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崔与之研讨会闭幕讲话(摘要)吴世枫[编者按]:1995年5月25至27日,广东历史名人崔与之研讨会在增城市举行。这次......
<正> 1岁,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出生。崔与之、字正子,晚号菊坡,广东增城县人。先世系河南汴京(今开封)人,曾祖始南迁,至其父......
陈献章是岭南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在探讨他的思想源流时,人们注意到了程朱理学的影响,但未曾提及崔与之及“菊坡学派”的影响。......
对于崔与之词,南宋以迄近代的评论似乎都不曾涉及其词史地位的判定。但到了现当代,建立在崔氏《水调歌头》基础之上的"粤词之祖"说......
嘉定年间,宋金双方由和平走向战争是一个总趋势。崔与之在淮东和四川任职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边防,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正>岭南词史始于五代,时何成裕"尤工小词"(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六二《南汉五·列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0页),今其词不传。......
<正>崔与之(1158—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南宋名臣。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历任浔州司法参军、新......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历史学会联合主办,增城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纪念崔与之诞辰850周年大......
崔与之曾"七辞参知政事,十三辞右丞相",是南宋后期有名的贤臣。而他同时也作为一位文学家名世,有"岭南儒宗"之称,并开创了"菊坡学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