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相关论文
为了加快对战略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商业开采步伐,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近日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区域进......
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气密性孔隙水原位采样系统”,不久前在南海中央海盆4000多米深水水域海底成功地获取孔隙水......
10月18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广州东江口海洋地质调查专用码头上,为我国第一艘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建造成功并正式加入我国海洋......
实验室简介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州市政府承建,其与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席科学家金庆焕近日表示,按照计划,中国将于今年5月在南海北部陆坡已圈定井位实施......
我国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项目成果“海底60m多用途钻机”,不久前在南海3109m海底海试获得成功。作为“海底60m多用途钻机”的配......
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最具潜力,可接替煤炭、石油的新型洁净能源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广州海......
“海洋地质八号”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设计的国内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三维物探调查船。该......
王嘹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二级技术岗位。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国地......
7月21日上午,在广东海洋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分别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
3月8~14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亮相。作为海洋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领衔承......
3月16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为加快实现对战略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步伐,我国启动了对其勘探开发技术的新......
"海洋六号"在中太平洋作业区第11站位进行了该航段第二个超大型重力活塞取样作业,经过近6个小时的作业,取样器从6000米深的海底顺利......
<正>1月10日上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召开海洋科技创新与发展工作座谈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集海洋工程有......
浩瀚南海的底下,究竟赋存了多少石油?这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矿产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张莉和她的团队成员所做的工作之一。"我们就......
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包括河口、浅海、海滩、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海湾等。我国华南地区拥......
去年,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引起了全球工程界的极大关注,也刷新了世界民众对"中国制造"的认知。从概念提......
随着2017年我国向世界宣告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圆满成功,试采工程主要承担单位广州海洋局逐渐走入大众眼帘。广州海洋局......
据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消息,作为国家“十一五”863计划之一的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关键技术和装备的重大专项,近日在广州通过......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今年该局共安排了“海洋六号”等4艘调查船,在南海北部西沙海槽等3个海区展开7个航次的综合调杏,对我同南海北部......
近日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珠江口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自5月10日点火测试以来,至6月10日已连续产气达31天,实现了试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