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八岭群相关论文
张八岭隆起位于安徽省东部,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主要由北部的张八岭群和南部的肥东群(或浮槎山群)构成,总面积约为4500Km~2。张八......
近年来在下扬子西缘地区厘定的一系列新元古代火成岩,为认识该区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历史与规律提供了窗口。结合本次与前人......
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断裂带上分布着绿片岩相变质的张八岭群.对于它们的原岩时代长期没有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而其变形与变质原因也一......
关于脆-韧性转换带的变形过程与机制,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认识。郯庐断裂带南段出露的新元古界张八岭群为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这......
对张八岭地区管店附近含角闪石片岩的岩相学、矿物成分分析和p-T条件的初步估计表明,该地区片岩中的角闪石为钠质闪石类的镁钠闪石,......
本文讨论的江淮分水岭东段地区系指安徽境内的滁县、全椒、来安和嘉山等四县,即位于北纬32°00′—33°12′、东经118°00′—118......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段变质岩的原岩时代与印支期变形机制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张......
中国东部巨型的郯庐断裂带左行错开大别-苏鲁造山带达400 km,但是其南端又截然中止在大别造山带东南角,显示其具有特殊的起源方式,......
从印支期开始,扬子板块相对中朝板块发生向北的大规模陆内俯冲作用。扬子板块北部的大型深层韧性滑脱剪切带便是这一作用的产物。......
大别山南部的浅变质岩指宿松群和张八岭群。前者为扬子大陆被动边缘沉积,不整合在扬子大陆晚元古代的结晶基底之上,后者为古大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