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次溪相关论文
齐白石致张次溪等人的信札是研究齐白石的一组重要材料,但在早前的研究中,对该材料的使用普遍是以其证某事、以引用为主.关于其本......
《杨柳青小志》为东莞张次溪先生客居津城数日完成的一部地方志,虽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杨柳青的风土人情。并且这篇......
在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前夕,中国戏剧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张次溪编纂),‘综菊部之珍闻,垂艺苑之故实’,弥......
三十年代北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比较扎实,尤其对京戏的研究著述,有了明显突破和提高。这基于两个根本的重要原因:一是所有这方......
晚清民国诗人罗惇曧(瘿公)的诗作,既有相当艺术价值,又关系当时政治、学术、艺术界大量人事,具备史料价值。然而其《瘿庵诗集》、......
我国已故著名戏曲史学家王芷章的遗著《中国京剧编年史》,在成稿22年之后终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京剧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件......
清代诸帝,无不嗜好戏曲,将戏曲列入朝廷仪典即自清代开始。张次溪说:“戏剧一道,有清一代为最盛。盖清室来自漠野,目所睹者皆杀伐......
这里是艺术的不同门类呈现自我的一块神圣领地;这里是艺术的不同门类自由交流、相互借鉴、互相学习、灵感互动的时空;这里是艺术......
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北京张次溪辑印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郑振铎、顾颉刚、赵景深都为这部书写了序言,赞扬这部书的......
傅谨主编、谷曙光副主编的十卷本《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的出版无疑是2011年中国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但说起来惭愧,我第一次知......
《听春新咏》是清代嘉庆年间刊刻的一部“梨园花谱”性质的戏曲史料。由于它的成书年代较早,且体例编排颇有特色,在清代戏曲史料中......
戏曲种类的清理和划分是戏曲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种类概念的含混对打造戏曲理论体系的工作妨碍很大。但戏曲的形态构成和流变方式......
《梨园话》是一部被盛誉为可与著名戏曲学大家齐如山的经典学术名著《中国剧之变迁》《中国剧之组织》“鼎足而三”的中国第一部戏......
伶人义赈是戏曲史上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朱浒认为清末民初的伶人义赈是模仿西方之义演而来,是"舶来品";孙玫则对朱浒之观点持怀......
张次溪毕生致力于历史、社会、民俗、戏曲资料的搜集、整理,著述甚丰。在他完成的多种著作中,当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天桥丛谈......
20世纪30年代以来,清代“梨园花谱”逐渐成为戏曲史研究的一种材料,其价值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进入新世纪以后,相关研究角度多......
从晚清的1905年(光绪二十四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立后,经过辛亥革命,直到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日本侵略军尚未大事入侵北京以......
本文考察了《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作者,民国时期北京著名文人张次溪的交游和著作,分析了在社会变革动荡之时知识分子的多面性......
张次溪其人其事陈义敏凡从事中国戏曲史、中国家剧史研究的,离不开翻阅《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这部资料专辑,而对编纂者张次溪的生平,知......
有清一代内廷盛行演戏。戏剧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表演艺术有着雅俗共赏,能为各层次观众接受的特性,这当是清代......
学者罗家伦曾与陈师曾、邓叔存几位朋友拜访白石老人,“一进大门就看见屏门上贴着画的润格,进客厅后又看到润格贴在墙上,心中颇有......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城走上绞刑台。关于李大钊英勇就义的情景,当时的报纸留有一些比较详细的报道。然而,由......
20世纪10年代到50年代,从东莞到北京的张篁溪、张次溪父子与齐白石打了40多年的交道,成为齐的密友。齐到张家的"张园"度暑,次溪经......
齐白石1933年提出写自传,张次溪作为"记录员"与他磨合的过程并不顺遂。金松岑实际上未参与其事。七七事变后张次溪误入迷途。《白......
【正】一这批珍贵的齐白石(1864~1957年)信札,是写给张次溪的。时间大约在1932年至1936年间。张次溪(1909~1968年)名涵锐、仲锐,字次......
齐白石(1864-1957)莲池书院设色纸本癸酉(1933年)作65×48cm齐白石诗文篆刻集》,香港上海书局,1961年版。齐白石双谱》,第123页,集......
<正>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庙会显示出传统的面貌。在这个意义上,《北平岁时志》记载的地方性的"民间风俗",正是帝京礼俗某种程度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