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肋管相关论文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强化传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无源强化传热技术中,微结构通道强化技术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具体......
本文对R245fa在7 mm水平微肋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和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沸腾传热特性方面,沸腾传热系数(HT......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作为ORC系统的主要部件,蒸发器的管内沸腾换......
学位
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具有潜力的一种应用方式,其热发电系统的效率与斯特林机光热转化过程有着密切......
由于CFC_s、HCFC_s类制冷剂对环境的破坏,寻找新的环保替代工质并把其推广应用成为目前一项较为迫切的工作。纯天然工质丙烷(HC290)......
学位
制冷剂R134a(其ODP值为0)已成为汽车空调和商用空调行业新型制冷剂。然而,在新近发展的HFCs类物质中,它的GWP值相对较高,这就阻碍了它......
学位
本论文在参考研究国内外有关制冷工质、替代制冷工质及其含润滑油混合物在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丙烷(R290)与润......
在1根光管、2根微肋管内对R1234yf两相流动冷凝换热进行实验,实验工况设定为冷凝温度(40±0.5)、(43±0.5)和(45±0.5)℃,质量流速......
为了得到不同流型下的换热性能 ,以R134a为工质对两种不同微肋几何结构的三维水平内微肋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可视化措施对流型......
换热管在制冷空调、石油化工、城市供热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提高其换热效率对节能有重要意义。管型结构对提高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文......
介绍了强化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微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因素,并且给出了几个实用的微肋管内沸腾换热关联......
建立无润滑油的实验台,以R22和R410A为工质,测试微肋管的传热系数,并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从实验数据可以得出,R22传热系数最高,R410A的压......
为了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蒸发及冷凝性能的影响,对3根管外径为9.52mm和2根外径为7mm的微肋管进行了蒸发及冷凝实验......
相对于光管,微肋管的结构参数相对较多,这些结构参数的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微肋管的换热能力,国内外的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结论相差......
以R134a为工质在作者研制的三维微肋管内进行了水平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通过可视化措施对流型及其转换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Ta......
本文对R245fa在7 mm水平微肋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和摩擦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沸腾传热特性方面,沸腾传热系数(HT......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肋管的薄液膜蒸发沸腾的输运现象数学模型及其有限差分求解的方法.在该模型中,气液两相的压力梯度是由气固间分子......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数值传热学方法,分别对500 mm水平微肋管和光滑管中的新型混合制冷剂R32/R290(68:32)开展三维数值模拟和理论分......
内微肋管是增强管内凝结与沸腾换热的重要技术之一,在制冷空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对近年文献回顾,从实验和计算关联式两方......
为了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蒸发性能的影响,对4种微肋管和1根9.52 mm光管进行了实验,4根微肋管中管外径为9.52 mm......
实验测定了HC290含油混合物水平微肋管(长2 m,最大内径11.44 mm)内流动凝结过程的压降,实验中所用润滑油是一种制冷系统中广泛应用......
在对三元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17A在水平光滑管和两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内螺纹管中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R417A在光滑管内的......
在1根光管、2根微肋管内运行了R1234yf两相流动冷凝换热实验,工况设定中冷凝温度为40℃、43℃、45℃,质量流量为500-900 kg/(m^2&#......
实验测试了HC290-Suniso 3GS混合工质在含油浓度为0.43%~5.28%、质量流率为40kg/m2*s~220kg/m2*s,蒸发温度分别为-5℃、0℃、+5℃时......
进行了R22在光管和微肋管内凝结换热实验,比较了局部换热系数.这两种管具有同样的外径9mm,实验段有效换热长度1104mm,微肋管是以同样尺......
探讨了微肋高度对水平二维微肋管内凝结换热和流动阻力的影响。采用水蒸汽为凝结介质,进行了三种不同肋高度的管内产结换热实验。结......
采用改进复合形算法,对微肋管进行了优化设计。在给定工况下,以工质流速、元件管径及肋高为优化变量,针对不同的评价准则在可行空......
实验研究水平微肋管内R290的两相流凝结换热特性,在内径为4.3 mm,长度为900 mm的铜管内,测得R290在质流密度180-300 kg/(m^2·......
为研究R290在水平微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为制冷剂的替代和换热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利用了FLUENT多相流混合模型进行流动沸腾数值......
本文以第三代先进反应堆非能动应急冷凝器冷凝强化换热为背景,研究了饱和水蒸汽在竖直布置的光管、直微 肋管以及螺旋倾角为30°的......
实验研究了微肋管在过渡区及湍流区的换热及阻力性能,并针对微肋管在过渡区的换热强化较差的特点改进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
对R32在水平光滑管和微肋管(外径均为7mm)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展开试验研究,测试的制冷剂质量流速为100~250 kg/(m^2·s),饱和蒸发温......
为研究微肋管结构尺寸及工况等对管内流动冷凝性能的影响,采用R22为工质对4种结构的微肋管和1根φ9.52mm光管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
本文进行了微肋管内R134a两相流动冷凝换热实验,分析了实验工况、微肋管结构参数对管内压降的影响,并使用关联式对管内压降进行了......
为了给冷链用换热器小管径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对R404A制冷剂在5mm微肋管内流动沸腾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工况为:饱和温......
实验研究小管径水平微肋管内R290的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分别在内径为4、6 mm,有效长度为900 mm的紫铜管内,得到R290在质量流量密度......
为了得到不同流型下的换热性能,以R134a为实验工质在一种水平三维内微肋管内进行了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通过可视化等措施对得到......
作为舰船保障系统的一部分,舰船空调的强化换热及制冷剂替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外径为5 mm、长为1 m的水平微......
以单相水为介质,对3种不同微肋高度的微肋管的换热与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工程实际的需要,对微肋管在实验范围内的强化换......
研究R22和R1234ze(E)在胀管前、后外径分别为5.10和5.26 mm微肋管内的截面尺寸变化、凝结换热和摩擦压降特性。分析质量流速、干度......
为了研究管内流动蒸发的性能,利用FLUENT对外径为7 mm光管内的流动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对外径为7 mm的光管和微肋管内的蒸......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近年来我国的能源问题尤为突出。强化传热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换热器的热量传递性能而提高能源......
根据两相流动换热理论,建立纯制冷剂和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在微肋管内冷凝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分布参数法求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