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相关论文
目的:为今后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更有力的依据。方法各级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单位按卫生部的要求进行调查、报告、诊断。......
目的 分析广东省1994-2007年间残留麻痹病例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4-2007年广东省503例残留麻痹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
河南省1999~2000年从1 087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9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和70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
1999年 10月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发生 1例由输入脊髓灰质炎 (脊灰 )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其后在全省范围内对 15岁以下儿童开展了......
为了解深圳市检出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发生情......
20 0 2年 6月中旬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和泸州市 ,从 3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及其 3名密切接触者中 ,共分离到 6株脊髓灰质炎 (......
贵州省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监测质量逐年提高[1],但2003年与2002年相比,监测质量有所下降,现将2003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是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消灭脊髓灰......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岁,家住凉山州会理县,发病前未外出。自述无预防接种史。于2005年12月13-15日患感冒发热,2006年1月2日患儿在家中玩......
目的了解玉林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肠道病毒感染及其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维持无脊灰状态AFP监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
目的通过对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调查分析,了解当地AFP监测现状.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根据脊髓灰质炎疫情应急处理预......
目的了解禹城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流行病学特征,找出薄弱环节,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3年报告的AFP病例进......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是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株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实现无脊灰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该项......
汕头市自1994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各项工作开展迅速,监测系统逐步完善,监测指标不断提高.为了保证监测质......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在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为主要特征,AFP监测是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
目的对怀柔区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进行评价。方法对怀幂区1994—2005年AFP监测系统报告的11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目的:对浙江省2004~200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进行监测结果分析。方法:按照WHO规定的......
背景199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初建,1992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开始报告AFP病例监测数据,以省为单位AFP病......
<正>2011年8月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并造成局部传播[1],我省也在监测中曾发现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
目的对曲靖市2012-201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指导AFP监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全市2012-2016年监测系......
该文首次分析了我国ECHO11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1999~2004年,ECHO11病毒是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优势毒株,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