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迟缓性麻痹相关论文
目的对中国云南省6株和其他10个省(含中国台湾省)不同时间、不同来源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VP1区基因......
目的 评价控制麻疹策略和措施效果。方法 运用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网络进行麻疹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通过对1~6岁儿童麻......
目的:分析滨湖区15岁以下儿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情况,以利于进一步加强监测工作.方法:对滨湖区AFP监测系......
为了解云南省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的基因型分布及分子进化特征,对2006~2010年间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发生在4~7月,4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或粪便传播,可在集体、幼儿园......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可通过飞沫、唾液、粪便传染的疾病,以夏季秋季最为多见,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粘膜疱疹或破......
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致下肢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手足口病所致下肢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日前,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流行病学专业领域首席专......
2008年9月22日AFP主动监测系统报告本区发现1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2次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阴性.该AFP病例发病前4 d传......
2000年10月,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标志着我国进入维持无脊灰时期.当前,全球还有4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的流行,与我国......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急性迟缓性麻痹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收治的HFMD合并AFP患儿47例,所有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
目的全面了解翠屏区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提高AFP监测质量,巩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成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
[目的]评价河北省2006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河......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粪-口传播或通过唾液中的飞沫传播[1],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
信阳市自1991年建立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逐年提高.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连续7......
目的为评价郑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一步巩固和完善AFP监测工作.方法对郑州市2000年-2002年AFP病例监......
除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能导致麻痹外,不少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也能引起类似脊灰的麻痹,因此有必要对NPEV做进一步研究.现对河......
2000-10-29WHO在日本京都宣布我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区被正式证实为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区。为了保持无脊灰状态,北京市海淀区继续进行急......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人类继天花之后即将消灭的第2传染病,我市于1998年底建立了AFP监测系统,开展15岁以下儿童急性迟缓性麻痹(A......
西安市2003年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逐年升高;敏感性指标已8 a达到1/10万指标,为总结经验、巩固消灭AFP成果,......
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思路的构建。方法对20例急性迟缓性麻痹患者48 h粪便进行采集,同时实施病毒分离,实施调查和......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较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为主要特征。少......
目的探讨蜡疗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数患儿表......
目的:了解南阳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阳市1992~2001年各县市......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手足口病伴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病原学检查、颅脑和脊髓......
目的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AFP病例进行监测......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验证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重要依据.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保持......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病人症状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病毒71型(EV71)最常见。本病传染性强,传播途......
2003年西安市共报告本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29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5/10万.病例分布在全市10个区(县......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传染病,2000年10月29日,我国所属西太区成功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手足口病(HFMD)主要由柯萨奇A16型(A16)和肠道EV71型(EV71)两种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多数患......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的病因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AFP患儿30例,均常规行心肌酶......
目的分析2009—2013年三明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进一步消灭脊灰提出依据。方法用描述性......
目的了解保持湖北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状态.方法开展AFP病例监测,加强常规免疫工作,实施强化免疫活动.结果湖北省2003年AFP病例监测......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肢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6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根据是否进行......
目的对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70例手......
目的观察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AFP)在我市的发病状况.方法对96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人采集48h内粪便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个案调查与随......
目的为了进一步掌握西安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特征,从而提高AFP病例的监测工作质量。方法根据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和随访表进......
2008年7月25日,北京市延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疫情息网接到北京市佑安医院报告1例急性迟缓性麻痹(疑似AFP)病例,接到报告后县CDC专......
目的:调查广东省高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的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和病例个案调查表。结果:48例急性迟缓性麻痹小......
多种疾病可以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我们对30例AFP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合现代的检查手段,试图对其中的临床表现为AFP的疾病做出......
手足口病(HFMD)是全球性急性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主要由科萨奇病毒(Cox)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等病毒引起,多发生于5......
EV71肠道病毒主要感染儿童,表现为手足口病,因其为嗜神经细胞病毒,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主要是脑干脑炎),并可伴有严重......
目的分析云南省昭通市2016-2019年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指标完成情况,为下步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