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声誉相关论文
国外研究表明,在成熟资本市场中,高声誉投资银行在IPO中能发挥认证和督导的作用,抑制IPO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但在基于我国资本市......
文章以选择保荐制实施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为对象,对IPO公司上市后两年内的违规行为与投资银行声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
基于发行公司不同的行业类别、主承销商声誉、总股本规模及流通股本规模,对沪深两市2005年~2008年新上市公司的IPO定价进行了实证研......
一般的声誉理论表明,制度是投资银行声誉建立和功能发挥最重要的保证机制。在证券发行博弈中,对投资银行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主要是......
实证检验保荐制实施后中国投资银行的声誉效应,从一个侧面考察证券发行保荐制实施的效果。为保证结论的客观性,选择目前最透明、最真......
保荐制的推出是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实现了证券发行由行政计划管理向市场化机制的过渡。其核心的“保荐连带担保责任”......
我国的证券市场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为各类公司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以及满足证券投资者投资需求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
本文以投资银行声誉为切入点,分析了投资银行声誉的理论机制。以中小企业板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2年期间651家在中小板首次公开......
保荐人制度是我国推行证券发行、上市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有利于强化投资银行作为证券发行上市信息认证中介的地位和功能,也有利......
新股发行定价过低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
IPO抑价问题作为“IPO三个未解之谜”(IPO抑价,IPO长期弱势,热销市场)之一而广受学术界所关注,研究者寻找众多因素,从多种角度诠释......
新股发行定价过低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外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成熟市场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
国外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投资银行声誉与IPO超额回报率负相关。本文选择2002~2006年在沪深证券市场发行上市的股票为样本,同时考虑......
公司并购中管理层能力的相对缺陷需要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决策辅助。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并购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投资......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银行声誉的静、动态分析模型,对投资银行、IPO质量与新股发行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方......
基于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普遍成立的投资银行声誉效应在我国得不到广泛的实践经验支持,本文以声誉理论为基础,借助于金融中介理论、......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使得各类资源得以更合理的分配和运用,淘汰落后的生产机制,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有效率的领域,对一个国......
本文选择保荐制实施后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银行声誉与上市公司IPO募资变更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本文研究了用市场占有率衡量的投资银行声誉和上市公司配股后长期经营业绩以及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前......
国外大量研究验证了投资银行声誉理论,即知名的投资银行承销的IPO发行抑价低于普通投资银行承销的IPO,这个适合于发达国家的结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