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多甲藻相关论文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水华频繁爆发.近来,发现武汉东湖出现了一种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水华,该藻是广温性种,水华持......
于2015年春季拟多甲藻水华暴发期在香溪河支流高岚河、南阳河与干流设置9个采样点,探讨浮游植物种群与水体总磷浓度等环境因子的相......
2005年2月中下旬,高岚河库湾发生拟多甲藻水华,本文研究了水华爆发期问藻类的生消过程及其基本组成,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在水华形成和消......
三峡水库一期工程蓄水近两年(2003年7月-2005年4月)期间,库区发生过多次藻类“水华”,尤其在阳光充足、气温回升的春季。经鉴定形成水......
介绍了九龙江北溪及甲藻水华暴发的情况,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和九龙江北溪拟多甲藻水华暴发期间相关监测结果,拟定甲藻密度达到5×......
具鞭毛的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是三峡水库多数支流库湾春季甲藻水华的优势种类。研究表明,昼夜垂直迁移是鞭毛藻重要的生态学特征......
2009年初以来,在福建省九龙江北溪的支流和干流连续发生了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penardii)水华。经检测,拟多甲藻水华没有明显的生......
于2015年2月26-27日在香溪河库湾高岚河段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水华发生地昼夜监测其在水体中的垂直迁移,分别在6个时间段(8:00......
2009年和2010年对三峡水库支流童庄河回水区和长江干流水体理化和浮游植物进行了同步连续跟踪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童庄河回水区......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三峡工程的修建对有效减少洪涝灾害、避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三......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探讨了温度、p H、光强对水华优势种倪氏拟多甲藻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倪氏拟多甲藻光系统Ⅱ的量子产......
2009年12月初,在福建龙岩市龙硿洞风景名胜区龙潭湖首次发现拟多甲藻水华,最高细胞密度达到1.11×107cells.经过应急处置,甲藻和其......
三峡水库支流的拟多甲藻水华发生已成为近年的常态,但是其发生机制依然不清楚。2009年到2011年期间,对拟多甲藻水华频发的童庄河回......
2009年12月份,在福建某河流发现大面积水华,河水呈深褐色.经对气温、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以及藻细胞密......
2008年4月3日08:00—4日08:00在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5个监测点对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进行了24h连续监测,以研究拟多甲藻的昼夜垂直......
三峡水库蓄水后,随着库区水位上升,库区部分支流形成了或长或短的湖泊特征的回水区:水流速度减缓,水体稀释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