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演替相关论文
为防治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1999年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以大量......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明确土壤水分随植被演替的变化规律是阐明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分相互作用机制......
利用陕北黄土丘陵区17个不同撂荒年限的群落样方数据,分析了撂荒演替中20个主要种的演替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3种生态位宽度......
用系统聚类、撂荒年限两种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撂荒演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6a,1年生杂草类群落→1年生杂草类+丛生......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前期8块样地进行了群落间异质性和群落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群落间异质性大于群落......
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17块不同撂荒年限样地土壤水分的普查和10块样地土壤水分的定位测定,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法研究了植被......
探讨黄土高原撂荒过程中不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半干旱黄土小流域苜蓿(Medicago s......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土壤反馈被广泛运用于解释植物群落的演替机制,而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仍少见报道。本文以......
为了明确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的互动效应,为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根据陕北黄土丘陵区36块不同年限(时间尺度为2~45a)的撂荒样地......
根际是指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影响的土体,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根际土壤的研究已经成为植物营养学、生态学及土壤学等学科的热点,鉴于......
在无外力干扰下研究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撂荒地恢复规律。结果表明 ,短花针茅草原自然恢复时间长 ,生态环境脆弱 ;根茎禾草阶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