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裂变产物相关论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在地震中受损并引发核事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国际核安全和辐射......
后处理1AW样品具有化学成分复杂、比放高的特点,是后处理分析的难点之一。为了分析1AW中的微量铀、镎、钚含量,建立了一种将铀、镎......
核安全是核电应用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人们为了保证核电安全,在放射性裂变产物与环境之间会设置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燃料元件的芯......
应用MELCOR1.8.6程序对严重事故试验PHEBUS-FPT1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棒束毁损过程中涉及的燃料棒过热、锆水反应、裂变产物释放......
采用PROFIP5程序分析燃料棒线功率密度、衰变常数和破口尺寸等对放射性裂变产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料棒中心温度低于1000℃......
<正>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5周年,又发生了日本九级地震引起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这两次核灾难后果严重,经济上损失巨大,受灾......
利用MELCOR程序分析秦山Ⅰ期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进程中放射性裂变产物的行为,研究不同性质的裂变产物各自的释放、迁移和最终分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