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强震仪相关论文
多级抽取滤波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典型应用包括高精度温度、压力与振动信号的测量,数字音频信号的处理与......
利用布设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Guerrero台网的强震记录,按照震级和震中距进行了分组,计算了周期至10s的平均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分析......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强震仪的功能大大加强,数字强震仪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预警能够实现。本文介绍了地震预警的传统方......
在汶川8.0级地震中,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在19个省市自治区的420个台站获得了1 257条3分量主震加速度记录。文中对这些记录进行了初......
为了论证12位数字强震仪在性能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在一个水库大坝内安放了3台12位数字强震仪.期间记录到云南永胜ML6.1级地震和盐源......
本文通过对数字强震仪系统使用的力平衡加速度计的仪器响应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个校正仪器响应失真的处理方法(微分-微分方法),......
对Etna固态存储数字强震仪记录的2001年7月7日天祝ML 4.4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对仪器响应和基线进行了校正,计算了速度......
强震记录对于地震科学研究、抗震设计理论、政府救灾决策非常重要。由于数字强震仪的线道和极性与出厂标称值不一致的情况不在少数......
针对中国地震局"十五"数字强震动项目中,美国Kinemetrics公司的ETNA或K2数字强震仪拨号通讯中的电缆连接、仪器通讯速率选择、Mode......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仪器响应失真的高精度校正方法对强震仪有效观测频带的延拓能力与加速度摆自振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关系。......
当前,经仪器响应失真校正后,加速度计有效观测频带通常为0至1倍自振频率,这限制了强震仪应用领域的延拓。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基......
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1月20日16时34分11.9秒在滦县发生了ML=4.8的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18.77°,北纬39.71°,震源深度H=10......
本文利用近20年国内外大地震时获得的数字强震仪记录分析强震动的长周期分量特性,给出了不同场地上的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拟合曲......
在出现区域大震后,为了迅速展开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需要及时准确了解烈度分布.目前震动图的获得有震后人工调查、震源参数计算、......
采用Hilbert-Huang变换,对数字强震仪记录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几个典型记录的最低频固有模态函数(IMF),比较了常规处理记录和去除最......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强震观测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
在分析地震烈度速报数据传输特点后,提出将卫星通信引入烈度速报系统。通过对目前中国使用较多的北斗卫星、海事卫星、铱卫星系统......
本文介绍了多级数字抽取滤波器CS5376A的特点及结构,分析了CS5376A芯片的参数设定、以及配合CS5371/72Delta-SigmaA/D转换器和TMS3......
本文对数字强震仪记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对国家强震动台网入网的5种型号数字强震仪系统作了振动台对比试验,分析了该系统加速度记......
利用台湾SMART-1台阵的数字强震仪加速度记录分析了同类场地上的地震动长周期分量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基本相同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