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學相关论文
20世紀的轉注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同時,20世紀學者們對轉注研究的意義存有異議,或認為轉注研究已經過時,或認為它無足輕重。其......
俗別體是中國歷史上漢字使用中的普遍現象,在較爲特殊的石刻文獻中,自然包含了大量的俗別體。在乾嘉時期,金石學取得輝煌成就,湧現......
徐協貞先生專著《殷契通釋》在1933年12月出版,初為北平文楷齋刻藍印本,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對於此書,學者們主要是介紹作者......
《六書條例》是民國文字學家吳承仕的一部著作,該書以“六書”為主要研究内容,共三個部分,分別是總明綱要、分列字類和別論形聲,收......
商承祚,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在甲骨金文、簡帛石刻、璽印漆器、歷史考古、書法等多個領域都卓有建樹,著有15部著作、60餘篇學術論文和2......
況祥麟是晚清研究六書的重要學者,他的《六書管見》是晚清研究六書的重要著作。本論文試圖通過研究況氏六書觀和文字學實踐,爲梳理......
《說文辨異》為清代學者翟云升所著,共有8卷,將《說文解字》的前十四卷重新分卷,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八都是由《說文......
本文對正史歌謠諺語異文考釋的意義進行了簡單闡述,并試從校勘學、文字學、詞彙學三個方面對兩漢正史歌謠諺語與其他傳世文獻之間的......
《古今正字》作者張戩,生卒年不詳,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縣西)人。根據文獻記載,張戩大致活動於初唐武后、中宗時期,官至江州(即今江西九江......
定縣漢墓竹簡《論語》出土於1973年,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論語》抄本,其抄成年代大約在西漢早期(元鳳三年之前)。本文將簡本《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