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相关论文
甘蔗(Saccharum spp.)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狭窄的遗传基础阻碍了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导入新种制质,拓宽遗传......
由于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人们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生物质能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
干旱、病害以及品种单一化制约着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选育抗旱、抗病能力强,产量品......
甘蔗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糖料作物。我国蔗糖产量占食糖总产量的90%以上,世界蔗糖产量占食糖总产量的65%。随着人口增多,生态环......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是具有高利用价值的甘蔗近缘属植物之一,其具有分蘖力强、生长势旺、生物量高、宿根性好和耐涝、耐瘠......
对甘蔗亲本种崖城斑茅2号和甘蔗材料崖城96-46(热带种×斑茅)进行核型分析。崖城斑茅2号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60=60m,绝对长度为2.......
在国家“863计划”糖料新品种选育课题(2001AA24119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90)的资助下,通过ISSR和ITS分子标记、染色体组型和......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m (Retz) Jeswiet.)又名大密、笆茅、大巴茅,是蔗茅属多年生、密丛高大草本,秆直立具有分蘖力强、抗旱......
甘蔗(Saccharum L.)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糖料作物,还是重要的能源作物之一。斑茅作为一种优良的种质资源,在甘蔗品种选育中具有重要利......
摘 要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
摘 要 为了探究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的光合特性,本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研究了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为含斑茅血......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
为了解甘蔗 (Saccharum) 与斑茅 (Erianthus arundinaceus) 杂交后代作为抗病亲本的利用价值, 通过特异引物PCR鉴定出78份甘蔗与斑......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是甘蔗的近缘属植物,具有多种优良特性,是甘蔗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之一.本实验使用基因组原位杂......
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Jeswiet] 具有抗病虫、抗旱、抗寒、宿根性强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种质资源.广大的甘蔗育种者......
报道了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利用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斑茅及其F1、BC1与甘蔗热带种、栽培种杂交和回交获得了一些斑茅的F1、BC1、BC......
以干旱胁迫下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Retz.)叶片组织的cDNA为Tester,正常生长条件下斑茅叶片组织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
对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种真实性进行ITS鉴定。同时在水分胁迫下对斑茅及其杂种后代的生理进行研究,参照已建立的甘蔗抗旱鉴定技术体......
测定了原生长地不同的71份斑茅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及其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原生长地斑......
以甘蔗近缘属植物斑茅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MS、SH、B5三种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2,4-D、NAA、6-BA)配比对斑茅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
对21个斑茅无性系的开花特性和花粉萌芽率最高的1个无性系的花粉贮藏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斑茅的抽穗期与原生地海......
采用斑茅纤维为原料,用2%NaOH和1%H2O2进行预处理,探讨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法糖化工艺的优化,分析糖化材料、时间、pH、纤维用量、温......
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和回交后代为供试材料,进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材料中,海南斑茅92—105的体细胞染色体数2n=60=......
植物抗病基因具有一些特定的保守结构域。本研究根据已知植物同源抗病基因(RGAs)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甘蔗近缘植物斑茅的cDNA中扩......
为了解甘蔗抗黑穗病的分子机制,利用斑茅干旱胁迫cDNA芯片检测了甘蔗受黑穗病菌胁迫后的基因差异表达。经杂交,在cDNA芯片的3860个......
为了进一步研究斑茅对大宝山多金属(Cu、Cd、Zn)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斑茅根系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作为评价依据,采用干漏......
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
对甘蔗斑茅杂种BC1后代崖城01-21和崖城01-36进行内转录间隔(ITS)鉴定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甘蔗斑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行为......
对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在相关生理生化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常供水条件下的叶片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作为鉴定......
选用4个斑茅杂交BC2品系及其亲系共12个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这些试验材料之间的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结果表......
对斑茅蔗BC1和BC2两个群体的397个无性系进行SSR和Alu-like分子标记分析,发现其中23个品系疑为假杂种,5个品系不具有斑茅血缘。结果......
根据已发表的同源基因序列,利用RT-PCR技术分离了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的GAPDH和APRT两个看家基因片段,用它们作为cDNA芯片......
以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samdc基因的cDNA为基础,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该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中......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8省区的30个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 (Retz.) Jesw.]无性系的分子多态性进行了分析, 共扩增......
斑茅杂种第二代品系崖城01-87与新台糖20号(ROC20)回交入选的19个品系的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品系之间同一性状表型差异较大;与产量相关的......
进行了甘蔗属近缘野生种--斑茅抗逆性基因克隆的研究.以斑茅为材料,用RACE技术克隆了斑茅的20S蛋白酶体α亚基5基因,其编码区为711......
进行了水分胁迫及复水过程中斑茅和甘蔗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斑茅丙二醛(MDA)含量提......
摘 要 为评价含斑茅血缘甘蔗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的选配效果,采用澳大利亚家系试验法,借助R软件对25个家系F1群体的株高、茎径、有......
对斑茅F1品系崖城96-66 × CP84-1198杂交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父母本酶带作比较.结果表明,受检的20个株......
为了了解5S rDNA和45S rDNA在斑茅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及其染色体基数,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斑茅海南92-77(2n=60)和海南92-105(2......
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6年起开展甘蔗与斑茅杂交利用的研究,1 973年选育出斑茅第1代真杂种(F1),2001年育成斑茅杂种2代(F2或BC1)真杂......
对斑茅、斑茅蔗杂种1代(F1)、回交1代(BC1)和回交2代(BC2)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交和回交过程中,锤度表现为近中亲遗......
对有关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论从基因型效应抑或环境效应来看,斑茅蔗BCl后代品系单茎重对蔗茎产量的直接效......
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甘蔗、割手密和斑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表明,割手密SOD、POD和CAT活......
以生长初期的斑茅和拔地拉(对照)为试验材料,分别用4种NaCl浓度(350,250,150,50 mmol/L)处理,测定在NaCl胁迫与正常供水条件下植物......
以能源植物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为材料,对其纤维成分、产酶条件和糖化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茅含有纤维素43.77%、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