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隆多夫相关论文
“电影还可以这么拍?”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和维姆·文德斯在《德州的巴黎》接触时的惊叹。之后又零零星星看了些其他德国......
拍摄地在哈萨克斯坦的《乌尔詹》一片,显示了导演施隆多夫对草原文明的迷恋,这种迷恋带着一种孤独的悲剧情感。 看德国著名导演沃......
首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映单元” 展映单元片单 《影子部队》 《伊万的童年》 ......
几年前,我拿到法国出版社的一份书目,看到了法国著名剧作家卡利耶尔的这本《乌托邦的年代》。基于对那个时代的关注,我当时就决定将这......
<正>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德国电影,其精神实质,都带着对历史和战争的审视。那一段过往晦暗的时光,被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人,按照自我的......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中断教学10年之后重新招生的那一天,被世界权威的《电影手册》评为二十世纪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有公路电影与西方经典公路电影的比较分析来对中国公路电影整体进行初步研究,指出中国的公路电影在内容与文化寓......
作为大众艺术的影像形态在一步步走向私人空间,这个过程是:戏剧—电影—电视—视频—电影游戏—手机电影,即“城市—家庭—个人”......
中年网络写手,悲观的胖子,怀疑主义者。不是害虫,但也不是益鸟,只是一个心中狐疑的家伙。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我随时都想变成别人 ......
提起当代中国电影,姜文无疑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他那激情四射的个性化表达方式通过荧屏给观众以强烈的视......
<正> 新德国电影是指六十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克鲁格、沙莫尼、施隆多夫、法斯宾德......
<正>这代人从50年代的经济繁荣中走来,在青春的校园里不禁思考起人存在的意义。政客们以为物质的充盈会让他们永不长大,却没料到他......
20世纪50年代,德国处于分裂状态。对于联邦德国的电影而言,那是一个经济繁荣、艺术萧条的时期,缘于“经济奇迹”的出现和西德政府......
...
<正> 一命题的缘起:丑与美的同步对位自从人类用“埃斯特惕克”(Adstheties——美学)这样一个范畴取代了整个“感性学”的范畴以后......
原作:[德]海因里希·伯尔(1974年出版)导演:[德]沃尔克·施隆多夫、玛格丽特·冯·特洛塔(1975年上演)读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
<正>The Tin Drum《铁皮鼓》The Tin Drum (又名:锡鼓)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主演:马里奥·阿道夫丹尼尔·奥布瑞斯基查尔斯·阿兹......
德国电影百年回顾(下)郑再新西德电影的严重危机,新德国电影的诞生进入六十年代之后,西德电影陷入了严重危机。充厅影坛的仍是些娱乐片......
也许是前辈们光辉的名字唤起了他们内心的骄傲,也许是现实的窘迫激起了他们奋发的决心,在1962年的奥伯豪森电影节上,德国的26位热......
<正>炎炎烈日下的德州沙漠,巍峨沙石耸立成山,似天长日久沉默不语的雕塑。天空澄静,淡淡的蓝笼罩在云边的山麓,这里没有一丝风,却......
<正>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追忆逝水年华》终于在巴黎拍成了电影,筹划的年头要比马赛尔·普鲁斯特写这部巨著的时间还长。这部影片......
期刊
<正>2005年6月18日,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携其新片《第九日》光临第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德国影坛的一面旗帜,他与赫......
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作品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其中《铁皮鼓》被认为是对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的成功改编。《铁皮鼓......
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都来源于文学作品。在施隆多夫的电影中,涉及了多种文学改编的可能,重要作品如《铁皮鼓》、《往事追忆录》是......
<正>1959年,一本震撼德国的小说《铁皮鼓》出版,"这是第一次有人对二战,甚至是对德国参加二战提出不同凡响的意见。("《施隆多夫导......
<正>双鱼一生:施隆多夫先生,我们都知道,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这本书跟您有特别的关系,您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什么时候? 施隆多......
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大多数电影作品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其中《铁皮鼓》被认为是对君特·格拉斯同名小说的成功改编。《铁皮鼓......
<正> 二次大战后,电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洪流的推动下,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电影革新运动也应运而生,......
1[铁皮鼓]标准收藏版TheTinDrum分级:R期数:/娱乐性:★★★★★花絮:★★★★★综合评价:★★★★★点评: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背后......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德国电影"运动式微,德国电影随即陷入沉寂。统一之后的德国电影在上世纪末出现复苏迹象,新生代导演登上历......
<正>在那列象征电影诞生的"火车"轰轰烈烈驶进车站的60多年后,作为拍摄和放映世界上第一部影片的城市巴黎用另一场盛大的运动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