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刻本叶氏医案相关论文
茯苓为精纯之品,其质重,其气清,其味淡,重能培土,清能益金,淡能利水,兼及肺脾肾三脏,故在通调三焦病症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叶天士强调“久损......
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先生著作中郁证相关部分的研究,明确了广义郁证的定义并与现行中西医定义进行对比参照,以中医理论诠释了郁证发生......
<正> 叶天士(公元1667~1746)为清初名医,素得家传,其父叶阳生,是儿科名家。叶氏又虚心好学,善取众人之长,因此不仅对温热病有独特的......
<正> 叶天士治疗杂病汗证的医案虽然流传不多,但大法已备,且运用古法,变化神妙,创制新方,别具匠心,方简药纯,丝丝入扣,正如初拓《......
<正> 温病、热病、伤寒,在《内经》时代指的是同类疾患,属时令病。“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紊问·热论》)热病二字,就证......
<正> 叶桂对中医临床医学的贡献卓著。《未刻本叶氏医案》(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年版)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案语虽甚简括,但其处方用药......
<正> 清代名医叶天士不仅为一代温病大家,而且对治疗杂病,颇具特色,观叶案中治疗杂症、不论男女,大畅治奇之法。盖八脉虽多数隶于......
叶天士门人所录的《未刻本叶氏医案》载有大量治咳医案,这些医案体现了针对不同病证特点而采取的多样化的治法:对阳虚咳嗽,主以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