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镛相关论文
学界普遍认为“黄金之路”嫩漠路在晚清时期已被用于运输漠河金厂的黄金。实际上,晚清时期李金镛只是进行了勘测,而开通和建设驿路虽......
漠河金矿在清代咸丰年间为鄂伦春人发现,俄国人听闻消息后便进行有组织的盗采活动,清政府为杜绝俄国侵占行为,便决定筹建漠河金矿......
光绪初年",丁戊奇荒"发生。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是为晚清义赈。李金镛是这批绅士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先后在苏北、山东......
李金镛漠河办矿既是当时官办企业成功的典型事例,更是为大兴安岭今后的矿业发展开辟了先河。他先后两次赶赴漠河,走过这条异常艰险......
漠河金矿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创办,至光绪十六年(1890年)为李金镛任漠河金矿总办时期,在该段时期内,金矿创办后快速发展,运转良......
<正> “丁戊奇荒”是指19世纪70年代后半叶(1876-1879年,即光绪初期)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次特大旱荒。它持续达四年之久,席卷山......
漠河地处我国东北极边 ,光绪初年 ,当地民人发现金苗 ,随后大批俄人越境盗采金沙 ,部分华民也参与其中。清政府经济损失巨大 ,同时......
总理衙门大臣奕为议复漠河金厂开办事宜事奏折光绪十四年正月初七日1 总理各国事务·和硕庆郡王臣奕等跪奏,为遵议黑龙江漠......
漠河金矿自创办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其企业领导人的努力经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
19世纪末,地处边陲的漠河地区常年受到沙俄金匪的侵扰,在危害清政府经济利益的同时,严重影响了东北边防的稳固。清政府任命李金镛为总......
<正>2014年,《往事·发现》版创刊十周年,又恰逢《大众日报》新一轮改版。在报业竞争日渐激烈,时事新闻获得渠道趋同的情况下,报纸......
宋小濂筹边思想及安边事略陈章范宋小濂(1860年~1926年),字友梅,又字铁梅。祖籍天津宝低,后迁徙奉天义县,父永瑞业医,漂泊到吉林定居,家道小康。小濂......